仙境烟台网 首页 品牌烟台 查看内容

英里有个孙天伦

2016-3-11 15:21| 发布者: sun| 查看: 967| 评论: 0

摘要: 我的老家是胶东半岛西北部的一个山村,名叫英里。据《招远县地名志》记载:相传,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大将张良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称“营地”。据古墓文物考证,北宋、金、元三代,有人群在此定居。 ...
我的老家是胶东半岛西北部的一个山村,名叫英里。据《招远县地名志》记载:相传,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大将张良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称“营地”。据古墓文物考证,北宋、金、元三代,有人群在此定居。明天顺年间,杨氏由曲城迁入,以营地取名杨家营。到嘉靖年间,杨氏绝徙,孙真由莱阳迁入,人丁兴旺,易名英里。



人丁兴旺的英里村,历史上没出过声名显赫的名人,也没有发生过远近闻名的大事,在山根底下默默无闻地存在了数百年。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件事让英里村在全县出了名。那时,英里办了一个阶级教育展览馆,有一块画板上说,解放前,约两百户人家的英里村,没有一户地主,却有72条要饭棍子。老家在旧社会的贫穷可见一斑。

英里村有点名气的人要数孙天伦了。我查了村里编印的一份族谱,确有此人,论辈分是我的曾祖父辈,距今大约一百多年。他的出名是因为一段乡村俚语。这段俚语,有故事,有情节,有细节,颇有些戏剧性。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仲秋之夜,孙天伦在邻村的亲戚家喝了一顿小酒,飘飘然地踏上回家路。心情不错的孙天伦哼着小曲,一路步履踉跄地走到了英里村南和邻村于家庄子村的交界处,收获不久的玉米地里,犁铧刚刚翻过的土地泛着泥土的清香,老牛在地头反刍。秋风飒飒,朗月当空,人微醺,步踉跄,醉眼朦胧的孙天伦看到月光下有一处明晃晃的闪光,极像一堆碎银。读过几天书的孙天伦不免诗兴大发,便在路边高声喊道:


“你是金,你是银,我是英里孙天伦,金银财宝跟我走,不走(我)给你两石头。”



说罢,孙天伦继续朝前走了几步,那银灿灿的闪光却无动于衷,孙天伦倒也说话算数,捡起路边的一块石头,朝那银光闪闪处砸了过去。只听得“哐啷”一声响,是金属破碎的声音,这声音让孙天伦的酒醒了大半。
这时,地头那边传来一个不紧不慢的声音:

“孙天伦,你别走,回来赔我犁(儿)铲头。”

此时的孙天伦酒意全无,且恢复了理智,只听他不紧不慢地答道:

“庄上(英里村对北于家庄子村的简称)老客你别急,后天就是杜家集,赶集我去买给你。”


故事再无下文。

这段俚语在英里村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周围十里八村也是耳熟能详。我从记事起就知道这段关于老家的乡村俚语,一直当笑话听,当笑话讲。最近,我重新琢磨这段乡村俚语,慢慢梳理出里面的几层含义。

一是我理解这位先人致富心切的心情。对财富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皆有之,我的这位先人也不例外,况且又是那样的一个情境:朗月星空之下的野外,有这样一个意外之财,换了谁能不动心?!

那时那刻,你不能用拾金不昧这样的美德来苛求我的这位先人,况且又是酒后,醉眼朦胧中的一堆金银,谁见了能不心动?!二是我佩服这位先人的文采。可以肯定,孙天伦不是念过大书的人,充其量读过几天私塾。关于这个俚语的版本也可能是经过后代人的加工改编,但它的雏形应当是有些合辙押韵的版本,虽属打油诗之流,但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能流传至今,足见它的生命力。且属即时创作,张口就来,功底不可否认。三是我佩服这位先人的诚实守信。虽然是酒后,且无第三者作证,但我的这位先人没有一跑了之,而是十分仗义地承认是自己误砸了人家的犁铧,这足以说明我的这位先人不是市井无赖之徒,而是一位诚实守信之人。得知误砸人家的农具之后,没有撒腿就跑,没有狡辩耍赖,而是立即答应到集上去买给人家,乡下人的淳朴守信可见一斑。

透过这段乡村俚语,一个好喝点小酒,心想着发财,又有些诚实可爱的乡亲活脱脱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一篇:冬季到烟台来看海下一篇:秋之艳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25 11:55 , Processed in 0.033108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