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渔灯节”,烟台特色的祭海盛典

2020-4-9 15: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60| 评论: 0|来自: 文/文旅

摘要: 今年春节,一场席卷全国的病毒让人们“宅”家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年”,许多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只能在记忆里体验。渔灯节,这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一个让烟台人过年无法割舍的盛会。每年农 ...


今年春节,一场席卷全国的病毒让人们“宅”家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年”,许多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只能在记忆里体验。渔灯节,这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一个让烟台人过年无法割舍的盛会。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渔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海活动,祈盼全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图/李骏


渔灯节是烟台沿海渔民特有的一个传统民俗项目,它流传于烟台地区的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初,烟台沿海渔民未能完全摆脱对农耕文化的依附,将陆地习俗搬到了船上。随着历史的变迁,渔家文化不断发展,在烟台地区形成了渔灯节的雏形,其后这一节日逐渐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出来,成为渔民专有的节日。农历正月十三、十四午后,烟台沿海渔民从各自家中出发,抬着祭品,高举彩旗,一路燃放鞭炮,先到龙王庙或海神娘娘庙送灯、祭神,再到渔船上祭船、祭海,最后到海边放灯。     
农历正月十三,相传这一天是海龙王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渔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海活动,祈盼全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按照传统习俗,供桌上早已摆好了祭品,有猪头、鲤鱼、大饽饽等。供桌前,人们焚香化纸,纷纷朝向大海行叩拜礼,震耳的鞭炮声响彻天地,璀璨的烟花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正月十三放海灯,是我国渔民的传统习俗,海边的渔民和村民沿袭着传统习俗,在岸上摆设祭品,点燃烟花爆竹,把制作精美、写满祝福的船灯放入大海,祈求一帆风顺幸福平安。 
在烟台,祭海这一习俗历史悠久。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或十四(因渔村而异),所有的渔民都是集体出门,大伙儿高举鞭炮,边走边放,还抬着盛满供品的“柳斗”。“柳斗”里边装着猪头、香饽饽以及当年打上来的最大的鱼,还有酒菜、供香、佛蜡、烧纸等物品。猪头上必须有猪血洒在上面,意为“发血财”“挂彩头”。
渔民们来到各自的渔船上,开始祭拜——把“柳斗”抬到船上,摆放好供品,朝着船头方向按照辈份儿顺序开始叩拜“海神”,祈求来年风平浪静,保佑出海打鱼人平安归来,鱼虾满舱。到了晚上,渔民们还会把用萝卜和面做的渔灯放入大海。
在沿海渔民的眼中,祭海比春节还重要。因为祭海仪式的存在,渔家流淌着的图腾崇拜,不再是抽象难解的,而是鲜活、可爱的:渔民对于给予自己衣食富庶的大自然所表露出的敬畏,让人惊叹;人类对于同大海和谐相生所流露出的神往和追求,让人感动。
祭海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会,自然是不能错过的精彩内容,今年情况特殊,烟台各大祭海活动纷纷取消,但我们仍能从往日的影像和文字中一睹祭海活动的盛况。

渔灯节是烟台沿海渔民特有的一个传统民俗项目,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图/王帅


开发区渔灯节(正月十三、十四)
地点:
开发区初旺村、芦洋村、八角村
开发区的初旺村、芦洋村、八角村是现今胶东地区的著名渔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举办的渔灯节在胶东最具代表性和较大的影响力。往年每逢渔灯节,烟台开发区的渔民们都会走出家门,抬着猪头、大鲅鱼和饽饽等供品,打着彩旗,敲着锣鼓,一路欢歌登上自家的渔船祭祀海神,祈求新的一年鱼虾满舱。

芝罘岛东口祭海(正月十三)
地点:芝罘区芝罘岛东口村
自烟台芝罘岛建村以来,这里的村民每年正月十三就自发地组织祭海活动,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东口村80%以上的村民都从事渔业捕捞和养殖业。对渔民来说,每年的祭海活动就像过春节一样重要。在这天,全村老少走出家门祭祀海神,献祭品、扭秧歌,欢度渔灯节,渔民们齐聚芝罘岛东口渔港,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海阳祭海(正月十三)
地点:
海阳虎头湾、连理岛、南邵家村
海阳的“祭海”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主要流传在沿海一带的桃源、环岱庵、方里、大辛家、港北、冷家庄、南庄、邵家庄、凤城、鲁古埠、海丰等80多个渔村。2008年山东海阳“祭海”民俗被列入第二批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是胶东沿海地区民俗中海龙王的生日。渔民们为了祈求海龙王保佑人船平安,在这一天,用大木盘端着饽饽、猪头、大鱼;用篮子提着鞭炮、纸香、酒等,到海边龙王庙前祭祀,祈求出海平安,一帆风顺,年年有余。有的“祭海”活动还会邀请“海阳大秧歌”团队来表演,商贩们也云集于此,十分热闹。往年海阳虎头湾、连理岛、南邵家村都会在正月十三这天举办隆重的祭海大典,作为当地的一大盛事,吸引不少游客前去观看。

海阳大秧歌表演,场面十分热闹壮观。  图/纪军杰


莱州三山岛祭海(正月十三)
地点:
莱州市三山岛街道三山岛村 
莱州市三山岛街道三山岛村自古以来就是渔村,村里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在以往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老百姓衣食来源,这里的渔民们形成了祭海神祈求风调雨顺的渔家文化。
每年的正月十三,村民们自发聚集在一起,抬着贡品在舞龙队的引导下步行上山,熙熙攘攘的人群跟随着他们一同涌向三神山之上的海神庙。男女老少在海神庙前焚香烧纸、鸣放鞭炮,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海神的虔诚之心。祭海神的同时,三山大鼓敲击出震撼人心的鼓点,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气氛。

蓬莱新港渔灯节(正月十三、十四)
地点:蓬莱市新港街道刘家旺村
烟台蓬莱一带的渔村,每年正月十三、十四,渔民有到蓬莱阁龙王宫送灯、进献贡品的习俗,以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经过不断地演变发展,后改为以供祭船、送渔灯、放鞭炮等为主要内容的仪式,同时还要到海边举行大规模欢庆活动,这成为了蓬莱每年都要举行的盛大节日——渔灯节。

长岛庙岛祭海(正月十五)
地点:长岛庙岛显应宫
每年正月十五这天,长岛人都会去妈祖庙拜谒妈祖。数条船往来于南长山与庙岛之间,免费接送,为拜谒上香的群众和渔家提供方便。这一天,庙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拜庙、上香、许愿、求福,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十五庙会热闹非凡。秧歌、腰鼓等民间节目也精彩上演,前来祭海的秧歌轮流叩拜,送上了渔民对全新一年的祈福。
莱州东海神庙祭海(正月十八)
地点:
莱州市永安路街道海庙姜家村
莱州祭海与泰山祭山、曲阜祭孔并列为天下三大盛典。《山左郡志》载:“甲天下者有三,兖(yǎn)曰阙(què)里,济曰泰山,莱曰东海,阙里为民生未有之圣,泰山为帝王首巡之地,东海为万壑(hè)朝宗之墟,三者甲天下。”可见,莱州东海神庙与曲阜孔庙、泰山并誉天下,同为齐鲁之邦的荣耀。
东海神庙位于莱州市区西北9公里的莱州湾畔,占地60余亩,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散尽院落,建有殿、堂、楼、亭200多间。东海神庙《汉书•地理志》注曰:“东莱郡——有海水祠”。海水祠就是最初的东海神庙。

每年正月十五这天,长岛人都会去妈祖庙拜谒妈祖。 图/袁克廷


东海神庙建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海的重要场所。《莱州府志》载有明代学者任万里的《海庙祭典考》,对海庙祭祀有过全面考证。他认为,对海神的祭祀由来已久,早在舜帝时就有祭海之礼。君王亲临东海举行大规模祭祀典礼,始于秦汉两代。至宋朝,朝廷将祭海之事做了定制,以后历代帝王均循此礼,每年的立春之日便到莱州东海神庙祭海。明后期至清代,祭海规格一次比一次高,所有参祭者对海神行“三拜九叩”之礼。东海神庙在宋朝时进行过大规模修建,明清时有多次扩建,至清道光二十三年经历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建,达到鼎盛。自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至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代祭东海神庙共95次。其中,仅清朝就达48次。
东海神庙自北宋重修以来,在民间每年阴历正月十八、四月初三、六月十三、十月初三为祭海神之日。旧时渔民十分崇拜海龙王,把它当作海神。无论贫富,家家户户均供奉海神。正月十八到东海神庙祭海祈福已成为沿海渔民的一种习俗。

所有的渔民都是集体出门,大伙儿高举鞭炮,边走边放,还抬着盛满供品的“柳斗”。  图/于少明


东海神庙祭祀活动有一整套隆重而恭谨敬肃的祭祀礼仪制度,其祭器考究,祭品丰富,典仪也繁琐隆重。其中包括:祭期、献官、坛庙、斋宿等场所修整,祭器及其修补,所用牲帛香烛枣栗盐鱼菜肉米酒等物品祭前筹备制度,以及祭祀中斋戒、陈设、就位、迎神、奠帛、初献、亚献等十余种礼仪操作规制。
每当祭祀之时,香烟缭绕,管乐齐鸣,肃然壮观。寓意吉祥的整猪、整鸡被摆上了供桌;传统的庙鼓、海庙大秧歌等民间艺术同时上演,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踩着铿锵的鼓点,渔民们手舞足蹈,跳起了广场舞,扭起了海庙大秧歌……在这一天,全国沿海各地客商,特别是附近沿海如南北长山岛、蓬莱等船户渔民纷至沓来参加祭祀。明清时期,东海神庙既是皇家的祭祀重地,又成为胶东的游览胜地,给当地带来了无尽的荣光与繁华。在这里人们祭祀上香,又可观海游玩,经商购物,热闹非凡。
以历史为依托,以祭祀为载体,东海神庙已成为莱州沿海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示地与交流地。东海神庙祭祀活动经过一千年的延续与发展,已成为了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一直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是莱州湾畔及周边渔民的狂欢,是他们最热闹的节日。

东海神庙祭祀活动是莱州湾畔及周边渔民的狂欢,是他们最热闹的节日。  图/李伟光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25 01:49 , Processed in 0.030522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