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胶东传统锔瓷非遗传承人李勇: 锔一抹深情 温润时光

2020-7-7 15:46| 发布者: duoduo| 查看: 888| 评论: 0|原作者: 文/赵海燕 图/李勇

摘要: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瓷器便是如此,磕磕碰碰,出现破损,常让爱瓷之人痛心不已。因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便发明了“锔艺”——这种修补器物的独特方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锔”就 ...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瓷器便是如此,磕磕碰碰,出现破损,常让爱瓷之人痛心不已。因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便发明了“锔艺”——这种修补器物的独特方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锔”就是将已经破损的瓷器修补得“破镜重圆”、滴水不漏。早在《清明上河图》里就有街边“锔瓷”的场景描绘,在明代万历年间,王问所绘煮茶图里面就有带锔钉的器物。

锔瓷,最初是只为谋生而产生的一门手艺,到清朝乾隆年间,锔瓷技艺分为“粗活”和“细活”。

家住芝罘区的李勇从事锔瓷工作20多年,在传统手工艺中寻找着自己的天地。喜欢念旧的性格,令他从小与“锔瓷”结缘。自2004年拜师史温泉以来,立志传承胶东传统锔瓷手艺,不断精进锔瓷技艺。李勇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锅碗瓢盆之类日用品已经非常普及,老百姓已经不需要像过去一样有那么多的需要和需求进行锔补,传统锔瓷技艺的市场在民间已近绝迹。很多客户找到他,对物件进行锔艺修复,更多是出于情感需求。说到这里,他拿出一个质地普通的白色陶瓷水杯,杯体印有“奖给王桂萍,六五年七月”的字样。杯子上有一道道红色的纹路,这是用大漆修复留下的痕迹,大漆完全干透之后,红色的纹路上会覆以金粉,这样会增加器物的拙朴与韵味,实用性与美观丝毫不减,这种工艺称之为“金缮”,是锔艺中耗时最长的,像这个杯子,完全修好至少得两年的时间,因而费用也是很高昂的。杯子的主人现在已是一名老太太,六五年前她得到了省里的表彰,这个杯子就是奖励,也就是这一年她结了婚有了孩子,因此老太太把这个杯子视为最重要的纪念物,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着。前不久,杯子打碎了,老太太难过得好几天不吃不喝,他的儿子打听到李师傅有锔瓷的手艺赶紧把杯子送了来,不管多少钱也得修好。李师傅静静地看着这个瓷杯,沉思了一会儿说:“现在,我都能想象到等杯子修好送到老太太手里时,她会有怎样的欣喜与激动,以前她用起这个杯子会忆起她的人生过往,今后她拿起这个杯子的时候,会不会想到我呢?这种获得感和满足感绝对不是其他行业可以体会到的,这也是促使我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的原因之一。”

在师从史温泉学习四年出徒后,李勇并未满足于已学到的找碴、拼缝、捧瓷、定位、打眼、上钉等传统工艺技能,多年来,他走南闯北四处拜师、交流,学会了金工银饰、錾刻、锡镶、花丝、烧蓝等民间技艺,并将之与传统锔艺相结合,使锔瓷技艺得到了创新与发展。上世纪90年代,通信条件并不发达,李勇为学习交流金工工艺没少吃苦。一次,他从朋友处听说河南有个银匠,手艺很好,便让朋友帮忙联系,想去学艺,朋友说对方同意了。当时他就提了两箱海鲜坐了好几天的车,到了河南,结果却吃了闭门羹,对方表示不想收徒。他在旅馆又等了两天,海鲜都臭了,对方也没同意,他只得失望而归。后来几经辗转,他到南方,才找到一个师傅愿意教授他银饰錾刻的手艺。除了不断学习,这些年李勇也一直坚持到农村,到民间,不断走访老艺人,通过拍摄影像资料、做文字记录,对锔瓷传统工艺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
当年,李勇学锔艺的时候,锔匠还属于“街撂子”一族,走街串巷的喊着“锔盆,锔碗,锔大缸来”,收入微薄,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他学艺完全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从没想到会把这一行作为谋生的主业。现在赶上了好时候,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锔艺这个行业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与认可,他不仅到南艺当过客座讲师,被政府邀请进行在非遗讲座上为市民推广、普及锔艺相关知识,还在芝罘区福宝源茶行的基础上,扩展了60多平方米的展厅,对一些老瓷器带锔钉的器物、老的锔瓷工具进行展示,复原传统锔瓷工作场景,让更多的朋友了解真实的锔瓷工艺流程。

锔瓷技艺能使破碎的瓷器复原再生,变换成另一类独具观赏和艺术价值的瓷文化工艺美术品。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24 14:58 , Processed in 0.029825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