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关注 查看内容

人间有味是清欢

2023-3-14 09: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8| 评论: 0

摘要: 在去烟台前,北京故宫正好举办“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而展厅的最后一个单元名为“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一阕《浣溪沙》词。当时展柜中陈列的第一份文物,是明拓《晚香堂苏帖》 ...
在去烟台前,北京故宫正好举办“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而展厅的最后一个单元名为“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一阕《浣溪沙》词。当时展柜中陈列的第一份文物,是明拓《晚香堂苏帖》中的“苏轼书献蚝帖册”。
那是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后,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间写给幼子苏过的一封信。在信中,苏轼提及海南盛产生蚝,可煮可炙,食之甚美。他还开玩笑说,不可将这件事告诉外人,以免那些北方君子为了一尝美味,求谪海南,来跟自己争抢生蚝。
在看这字帖时,我除了佩服东坡先生豁达乐观的精神,还下定决心:到烟台后一定要按照苏东坡的烹饪之法,好好吃上几顿生蚝。可等我来至烟台,登上了苏轼曾经登临的蓬莱丹崖山,我才知道,这里的皱纹盘鲍也一度是苏东坡的最爱。
从古至今,鲍鱼都是海鲜中的珍品,被称作“海味之冠”。而烟台蓬莱所盛产的皱纹盘鲍,肉质细嫩,爽脆柔滑,被誉为“中国鲍鱼之王”。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苏轼出知登州时正是渔民们收获皱纹盘鲍的时令,而这位以爱吃而为人津津乐道的大文豪,自然要为烟台的这一美味赋诗作文。
古人称鲍鱼为鳆鱼,在苏轼的《鳆鱼行》诗中,极言皱纹盘鲍之美味,道是“一枚何啻千金直”。若是谁家能用此招待宾客,便可“坐令雕俎生辉光”。而为了留住皱纹盘鲍的鲜美,苏轼也想到了“糟浥油藏”的法子,恨不能收藏一坛带回京城。就连剩下的鲍鱼壳,苏轼都舍不得扔掉,因为那是一味珍贵的药材,可以轻身明目,正好让他保养双眼,能够多读上几本诗书。
想来,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大约也只有苏东坡能有这样的洒脱情怀。他不但深爱美食,更能从美味中寻得人生趣味,又将这趣味留于诗文,传于后世,成为千古风雅之谈。
说起烟台美食的佳话趣文,实在很多。最接地气的,大概就是那一句“龙口粉丝招远出”了。
龙口粉丝的大名,可说是举国皆知。用龙口粉丝做出来的美食,也是数不胜数。蒜蓉粉丝蒸扇贝鲜美滑嫩,蚂蚁上树香润可口,菠菜粉丝清爽甘甜,哪怕就是粉丝上浇点辣椒油,也能让人停不下筷子。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声名在外的龙口粉丝,实则产自招远。
明末清初时期,招远人创出了用绿豆制作粉丝的新技艺。每年春秋两季,招远粉丝作坊里的工人们便忙碌了起来。他们要先挑选颗粒圆润的上好绿豆,加温水浸泡二十多个小时,清洗磨浆后提取出淀粉制成粉团。随后将半干的粉团研成粉末,兑水调成芡子。再用铁锅盛满清水,锅上方吊着一只打满小孔的漏瓢,待水微微沸腾后,将芡子倒进漏瓢,均匀而有节奏地轻轻拍打,粉丝便徐徐流入沸腾的水中。煮熟的粉丝冷却后再度拉长,经自然晾透便可定型了。
从一颗颗绿豆到一缕缕粉丝,前后需要经过九十多道工序。而招远这座“中国金都”之城,因为拥有甘甜清冽的泉水、温润清洁的空气以及和煦充足的阳光,为粉丝的制作提供了极佳的自然环境。制成后的龙口粉丝纯净光亮、整齐柔韧,烹调时入水即软,且久煮不碎,使得招远又有了“银丝之乡”的美誉。
但是,物产再好,想要让世人皆知就必须走出去,而与招远毗邻的龙口恰好拥有贸易繁盛的港口。就这样,招远的粉丝便从龙口港走向了全国各地,而龙口粉丝的大名也由此传扬开来,以致世人都以为粉丝的原产地是烟台龙口。
然而,令我好奇的是,招远人似乎对此并不介意。除非旁人刻意问起,他们才会讲一讲“龙口粉丝招远出”的来历。纵然制作粉丝的技术如今已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招远人也从未想过要给龙口粉丝“正名”。他们这种淡泊自然的品格,似乎倒和粉丝十分相似:看似清淡,却可融合百味;简单素朴,能让美味升华。而这,恰恰又应了苏轼的那一句美食名言——人间有味是清欢。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19 23:50 , Processed in 0.030732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