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蒲石山海 盆盎登莱——从苏轼以蓬莱弹子涡石植菖蒲说起

2016-9-5 16:37| 发布者: WANGSZEYEUNG| 查看: 1522| 评论: 0|原作者: 夏靖尧

摘要: 简简单单一株菖蒲,配以雅石雅器,书卷之气顿生。古人喜蒲,诗文书画,吟咏不绝,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案头皆有菖蒲相伴。说菖蒲,离不开苏轼。说苏轼与蒲,离不开产于北海蓬莱的弹子涡石。一个是生于江南的菖蒲,一 ...


简简单单一株菖蒲,配以雅石雅器,书卷之气顿生。古人喜蒲,诗文书画,吟咏不绝,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案头皆有菖蒲相伴。说菖蒲,离不开苏轼。说苏轼与蒲,离不开产于北海蓬莱的弹子涡石。

一个是生于江南的菖蒲,一个藏在北海的弹子涡石,二者因苏轼之故,竟然一雅千年。

今大江南北植蒲渐有风行之势,追溯源头,苏轼931年前以蓬莱弹子涡石植蒲往事,应广而诵之。


6月4日,江苏无锡苏珈美术馆。

由被誉为江南"草圣"的江南大学教授王大濛总召发起中韩日国际菖蒲品种展拉开帷幕,这是蒲草开启国际交流盛事之先。

在菖蒲展上,王大濛开门见山,用苏轼在登州所做植蒲诗句开篇娓娓道来,为现场全国各地的养蒲爱好者介绍蒲文化的悠久历史。



这令前往拜访的由烟台市林业局组织的烟台爱蒲人士既惊又喜:惊的是,原来菖蒲和烟台有着深厚的渊源,苏轼竟然早在931年前就以蓬莱弹子涡石种养菖蒲;喜的是,苏轼的在登州而作的种蒲诗句时过近千年,历久弥新。众人普遍认为,发轫于烟台的苏轼以石养菖蒲开蒲石盆景先河的历史应该发扬光大,为海内外人士所广知。现场,蓬莱弹子涡石受到热捧,一大批国内植蒲知名人士表示要到蓬莱实地一观此石面貌,并以此石试养菖蒲。

蓬莱弹子涡石为何石?为何引发苏轼吟诗称赞?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苏轼的登州植石菖蒲诗。

1085年10月,苏轼调任登州(今蓬莱)太守,其于丹崖山旁取弹子涡石数百枚,用以养菖蒲,并作《文登弹子涡石》诗。


全文如下:

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土人谓此弹子涡也。取数百枚,以养石菖蒲,且作诗遗垂慈堂老人。
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阳侯杀廉角,阴火发光彩。累累弹丸间,琐细或珠。
阎浮一沤耳,真妄果安在。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块。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
明年菖蒲根,联络不可解。傥有蟠桃生,旦暮犹可待。

苏轼先生以蓬莱之海石种养菖蒲,相得益彰,实乃精妙也。此亦成为后人植蒲佳话。只是,眼下菖蒲在南方绵延盛兴,过半数昔日种养兰花者皆该种菖蒲,而在昔日东坡取石之地,却鲜为人知此渊源。这亦是烟台市林业局组织南下访蒲问道之目的。


访蒲,王大濛先生是第一位要寻找的人。

有人称,到无锡,不可不看菖蒲。而论菖蒲,则不可不见王大濛。王大濛,原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退休后深入研究菖蒲文化,人送雅号江南"草圣"。

在苏珈美术馆见到王大濛时,先生左手夹着烟,站在门口。先生厚道,我们请他在所著“蒲草”二书上签名,先生拾笔便书。


菖蒲,文人案头不可缺少的一株草。

当日,王大濛和众多爱蒲同道聚集,一边赏蒲,一边交流。下午,王大濛做题为“蒲草文心”的讲座。甫一开始,在讲到“一株草为什么会赢得这么多人喜爱”时,便举苏东坡在蓬莱取弹子涡石植蒲之例,以证2000余年来尤其是自唐宋文人雅士爱蒲之极。

王大濛说,历史上文人种蒲的故事举不胜举。从唐宋至民国,文人们均将菖蒲在案头清供。包括苏轼在内的唐宋文人一直在玩,直到吴昌硕在内的民国时期的书画名家作品中都有它的影子。“挑灯夜读倦了双眼,看一眼蒲草,心情便会为之一振,又解乏又提神。”

爱蒲自年少时起。王大濛小时候跟随老先生学习画画和书法,很多老师家里种菖蒲,他不懂为什么画案上面总是摆着一盆绿油油的草,有时候你想去抚摸它,老先生就会痛斥“绝对不要碰”。慢慢长大后,才懂得这棵草在文人心中是那么的重要。


菖蒲有香气,这是北方人少有人知的。王大濛说,菖蒲带着生拙的香味儿,醒透深沉,一丝一丝,徐徐袭来,若有似无,有意去闻闻不到,一不小心却进入鼻息,让人感觉到一种文雅、一种韵味,很绵长,就像春天的雨露,慢慢滋润你的心田。



菖蒲究竟是一株怎样的草?


王大蒙说,菖蒲是性灵之物,简洁有出尘之致,其俊秀卓然的气韵正合文人宁静致远的秉性。古人喜菖蒲,一丛凡草,不沾污泥,清水、净石即可有草郁然,自古得文人雅士青睐。它如梅不畏严寒,如兰空谷幽放,如竹清雅澹泊,如菊特立独行。苏轼眼中的菖蒲极具“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之品格。王大濛说,这四句话是菖蒲的精神。在深山的小溪边,冬天下着大雪,草木凋零,唯菖蒲这株草,翠绿翠绿的,是那么的有精神。这样一株“忍寒苦”的草,就是文人要追求的精神;菖蒲隐居隔世之山,无人看它,它也不需要别人去看,但依然长得那么精神,恰如隐士安于淡泊;菖蒲日夜与清泉为伍,洁身自好,清清白白,如同文人干净的灵魂;菖蒲以白石为朋友,而白石之上无土,但菖蒲根就扎在白石之上,所谓“不资寸土”,是为“侣白石”。对于文人士大夫来说,菖蒲有一种象征意义,仿佛是不肯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高士的化身,是君子品行的镜影。


王大濛种菖蒲,采用的是明代的种法——附石菖蒲种植,“它不光是种在盆里,而是附着在石头上。附石种让你有一种‘卧游’的感觉,它是大自然的载体,即便我躺在家中,看到它,我的心也有畅游自然的感觉,所以叫附石种。”

与兰花相比,菖蒲个头小,愿做配角,具有“瘦、小、柔、弱、阴、寒、清、幽、淡、雅”等等贫苦寂寒的特点,“处弱而毅如松针、虽穷而生机勃勃”,更易与太湖石、英石、昆石、灵璧等赏石组合成微型山水盆景,让文人在案头就直接得到“山林之趣”慰籍,抵近文人“冶物怡情”的精神层面。


菖蒲极具“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侶白石”四大品格。

以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的平远法、深远法、高远法植蒲,是王大濛的独创,兼以雕塑造型美学辅之,以增其形态意境之美。此外,更有一批其亲手制作的石盆菖蒲,于其空白处题字镌刻之后,顿生古意,意境为之一变,颇有点睛之效。

王大濛的蒲盆多为明清时期老的石盆、紫砂盆。在他看来,这是向古人借时间。“因为老石盆上有时间沉淀下来的皮壳,给人沉静雅致之感。”



菖蒲历冬不死,蒲寿千年。古代文人将其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

古人把菖蒲分为六种:金钱、牛顶、台蒲、剑脊、虎须、香苗,但作为案台清供种得最多的是“虎须”和“金钱”,从古至今,这两种菖蒲是作为菖蒲的正脉传承下来。


“江南草圣”王大濛为烟台植蒲渊源而题。

当下,江南爱蒲人士所养菖蒲品种有虎须、金钱、石菖蒲、金边菖蒲、银边菖蒲、日本极姬菖蒲等,长可盈尺,小可手握。盆之材质则或陶或砂,或石或瓷;形制则有方有圆,有六角,有长盂。而菖蒲所依附的石材则包括太湖石、英石、昆石、灵璧石,甚至是古人不曾尝试的戈壁石、瓦片、煤渣等。石或壁立如岳,或偃卧如虎,不一而足,形态各异,几无重者。菖蒲或植于盆,或附于石,因材施技,因形制宜,皆需慎思熟虑。

访蒲期间,也是结交同道之机。自福建泉州抵无锡的“翡宇兰馨”先生,无锡养蒲名家“茉莉”女士,“花间堂o文儿”女士、宜兴制盆高手“涵远”先生等,皆不吝赐教,吾等皆大呼受益匪浅。

无锡访蒲,探究烟台与菖蒲之渊和缘,为烟台官方开先河之举。取苏轼名句“蓬莱海上峰”为网名的烟台市林业局副局长吴忠波一语道破:蒲石山海,盆盎登莱。说与王大濛先生,先生提笔欣书。


蒲草文心,是中国文人2000多年的自我追求。

颇值一提的是,访蒲一行五人,无锡逗留三日,未离五爱广场。五爱与吾爱谐音,与五人爱蒲冥冥巧合,天意也。

菖蒲北归俨然成风。眼下,这些极为文气,又颇具性灵、有出尘之致的江南情趣之物,已经陆续移植烟台雅士们的案头,烟台爱蒲者自发成立微信群,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每日闲暇,成员们便互相交流,看蒲状,论蒲诗,学蒲品,绘蒲画,不亦乐乎。居留烟台的画家张镭先生亦受感染,作“东坡养菖蒲”图,引发本埠爱蒲者热传并推动大众关注。


苏轼弹子涡石植蒲,将斑斓五彩的登州弹子涡石扬名海内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登州为官,还有《北海十二石记》流传。

苏轼记石名作《北海十二石记》中,所谓北海,当时指登州以北(今长岛)的海域。吴忠波亦是长岛文化和苏轼文化研究的权威人士,生长于斯,深爱长岛和坡仙。他说,《北海十二石记》作于1093年,彼时,是苏轼离开登州回朝任礼部尚书又赴定州任上所作。两个时间点应该被注意。一个是,1093年。往前退8年,即1085年的10月,苏轼调任登州(今蓬莱)太守。另一个是,文中提及的好友吴复古,其游登州已过24年。


长岛美石,因苏轼而名,是不争事实。

吴忠波说,宋时,崇尚奇石之风极盛,根据苏轼描述,登州有“凡五岛”的产石区,喜爱赏玩奇石的文人雅士和达官贵人,从诸岛取石,置于居所赏玩。
1069年,65岁的吴复古抵达登州,拜见好友、时任登州太守李天章。当时,友人、藏石家解贰卿也在登州。于是,他们派人去砣矶岛采到十二方景观石(今称盆景石)。也许是吴公与奇石有缘分,恰好在登州水城有南方的船,吴把十二方奇石装船辗转数千里,运到广东潮阳老家。后来,北石船载南运的佳话被苏轼闻讯,在宋元佑八年,即公元1O93年,写下《北海十二石记》,追记了这件时过24年的佳话。

吴晚年告辞妻儿,在山中建堂设馆,读书玩石,好不自在。对于采自北海砣矶岛上的十二方瘦、透、漏、皱俱佳的美石,受用个够。他于1100年病故,年96岁。今日在苏轼《祭子野文》中可窥二人友谊之深厚,苏以“急人缓己,唯义是归”八个字,评价这位爱石者高尚的一生。



虽然“皆秀色灿然”的北海十二石历经近千年的沧桑今日无处可寻真物,更不知流落何方。但稍感欣慰的是,此十二石图,皆以收如《素园石谱》,后人观之,现仍能见其优美的图形,领略其迷人风采,亦可知石来自北海长岛。
这个以石而生的故事,流传千载。在此间,我们要向苏轼致敬。感谢先生让天下人等知晓砣矶美石。


说长岛,除了海珍名扬天下,这里还是奇石的天下。

长岛的奇礁异石,或人形,或兽像,或景观,或物状,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和宝贵遗产,是长岛地区特殊的旅游资源,给人无限遐想和美好享受。
文献载,长岛的奇石与长岛的地质和海蚀地貌密切相关。长岛诸岛的地层,属震旦纪蓬莱群,距今8亿年。从石种上分类,主要是石英岩、板岩、千枚岩和玄武岩。其中,石英岩与板岩的互层,构成了海岛地质框架的骨骼。大黑山岛的玄武岩和砣矶岛的千枚岩,形成了本区独特的石种。特别是砣矶岛的绢云母千枚岩,是砣矶砚和盆景石的母体。大黑山岛的老黑山,是长岛县境内惟一的岩浆喷发而成的山。

无论是崖石、洞石、礁石,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海卵石、砚石和盆景石,图色精美,质地上乘。其中,砣矶砚,又称鼍矶砚,金星雪浪砚,属于山东名砚。



鼍矶砚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佚名《砚品》载:“宋时即以鼍矶石琢以为砚,色青黑,质坚细,下墨甚利,其有金星雪浪纹者最佳,极不易得。以产于鼍矶岛而得名。鼍矶岛又名驼基岛,今名砣矶岛,位于长岛县北长山列岛中。
清高凤翰《砚史》亦有记载:“北方砚材青州红丝,登州鼍矶而己。”清时,鼍矶砚为宫廷贡品。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鼍矶砚一方,为乾隆年间所制,色青间碧,中凝白,发墨佳,周围刻蟠螭五,覆手镌乾隆手书七言诗一首:“驼基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须夸马肝。设以诗中例小品,谓同岛瘦与郊寒”。鼍矶石含有微量自然铜,如金屑撒石上,闪耀发光,即所谓金星。色青黑,有明度不同雪浪纹,小如秋水微波,大如雪浪滚滚,故名金星雪浪。

其实,早在2OO3年8月15日,长岛旅游局就在享誉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半月湾畔举行大文学家苏轼题写《北海十二石记》91O周年纪念活动,充分利用这一历史人文资源,开发长岛石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赏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宋时期尤为鼎盛,上至宫廷豪门,下至文人墨客,无不喜欢赏玩。这是人们崇尚自然,寄情山水,欣赏美的一种表现。奇石多样,赏石也是各有千秋。吴忠波认为,苏轼先生颠覆了历史上任何的赏石标准,从海岛整体的角度,把握岛礁、崖壁、景石和球石等各类奇石,为世人提供了全景性、多方位、实用性的赏石标准。“相对于就石论石,他崖石并重,赏玩相宜;相对于以型论标,他将石分类,一石一标;相对于传统赏石标准,他形神相通,意在石外。”吴忠波说,苏轼先赏“岛礁”,他以“兀然焦枯”为标准,使平而直立的岛,干而枯焦的礁,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进岛赏石的第一视觉之美。他赏崖壁,提出“紫翠巉绝”的标准,让人从色调、险势,来领略崖壁的独特风景,气势宏伟、大气磅礴。他赏“景石”,提出“秀色粲然”,他赏“球石”,提出“五彩斑斓”。基于此,南北长山的球石,分布于各岛的天然海石画,还有砣矶的金星雪浪石,从色彩的角度,应都在“五彩斑斓,或作金色”的范畴之内。


吴复古得到的“北海石”,后运回潮汕,安置于“岁寒堂”。在登州得到美石的吴复古,其时已年过花甲,自北海(今渤海)至南海运石,两地相距有千里之遥,这在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其艰辛跋涉可想而知。此举,令人敬佩而成美谈,难怪大文豪、赏石家苏轼由衷赞叹:“近世好事能置石者多矣,未有取北海而置南海者也”。详尽追记此事而撰写的《北海十二石记》,成为我国赏石文化的珍贵史料,也是研究烟台古文化的宝贵资料。

东坡与蒲草与蓬莱长岛诸岛奇石的渊源,应广而推之,这是烟台的瑰宝,更是历史和自然对烟台的厚爱。

可喜的是,2016年9月28日,烟台市的弹子涡石植菖蒲以及砣矶附石植蒲法,将在山东省第六届花博会暨第二届中国花卉园艺博览会上亮相。到时展出的作品或以砣矶金石做盆盎,或以紫砂或瓷片为容器,或植于礁石及海蛎壳内,或在旧物上拾掇生香,这将是菖蒲与烟台元素的一次完美结合。
届时,烟台与苏轼的蒲石情结将会极尽雅事,异彩大放。


附:《北海十二石记》

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牵牛、大竹、小竹凡五岛。唯沙门最近,兀然焦枯,其余皆紫翠峻绝,出没涛中,真神仙神宅也。上生石芝,草木,皆奇玮,多不识名者,又名美石,五彩斑斓,或作金色。熙宁巳酉岁,李天章师中为登守。吴子野往从之游,时解贰卿致政退居于登,使人入诸岛取石,得十二株,皆秀色粲然。适有舶在岸下,将转海至潮。子野请于解公,尽得十二石以归,置所居岁寒堂下。近世好事能致石者多矣,未有取北海而置南海者也。元佑八年八月十五日,东坡居士苏轼记。


东坡以登州弹子涡植菖蒲的佳话,为大江南北植蒲者传诵。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25 12:08 , Processed in 0.040213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