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老烟台 查看内容

宝时:中国现代制钟业肇始

2017-2-23 09:15| 发布者: WANGSZEYEUNG| 查看: 1063| 评论: 0|原作者: 汪道霞

摘要: 朝阳街75号,位于朝阳街南端、新中国电影院北面,是一排三层建筑。这里,曾是名噪一时的宝时造钟厂的旧址。这座楼房坐东朝西,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如今,一楼被商铺租用,经营医疗器械、眼镜、自行车等 ...
朝阳街75号,位于朝阳街南端、新中国电影院北面,是一排三层建筑。这里,曾是名噪一时的宝时造钟厂的旧址。

这座楼房坐东朝西,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如今,一楼被商铺租用,经营医疗器械、眼镜、自行车等,红红绿绿的广告牌,很扎眼。在一家自行车商铺大门处,记者找到了“宝时造钟厂旧址”的牌子。

20 世纪 20 年代烟台宝时造钟厂厂房

小楼只是造钟厂旧址的一部分,沿着小楼北边的小巷子拐进去,有一个小院,“北极星钟表”的标志映入眼帘,院内有两座低矮的青砖瓦房,白色的墙皮早已泛黑,窗框已经开始朽烂,唯有墙角一株常青树在冬日里仍然绿意盎然。除了主体的三层小楼,其它厂房旧址已成危房,闲置已久。

这座院子如今是北极星钟表公司下属研究所的办公地,走进楼去,一股潮味、霉味袭来,二楼木地板的红漆大多已剥落。该研究所党委书记刘芳告诉记者,他们单位是从上世纪80年代搬进来的。

宝时造钟厂是烟台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笔,在中国钟表史上影响深远。滨海广场附近的北极星钟表博物馆,藏有当年“宝时”生产的钟表,从中不难看出那段辉煌历史。中国古人发明的沙漏、水漏,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装置之一。宋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是最早的钟表原型。北极星钟表博物馆馆长韩学君介绍说,现代化的钟表传入中国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献给万历帝两只钟表,万历帝大感兴趣,随后在广东等沿海地带引进钟表,并在广东、江苏一带建立制钟表的手工作坊,所制钟表被称为“广钟”、“苏钟”,而宝时造钟厂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生产钟表的工厂,具有开先河的意义。

宝时造钟厂的创始人、爱国实业家李东山,在老烟台知名度极高,关于此人,民间流传的故事也非常多。

据韩学君说,李东山1873年在威海出生,自小聪明过人。他有一个堂兄,在烟台工作,李东山15岁时,经堂兄介绍,来朝阳街闯荡,在一家名叫“恒兴德”的商铺做伙计。

当年的朝阳街是洋人云集的繁华之地。李东山颇有经商头脑,很快就离开“恒兴德”,开办了一个卖水的小生意。他善于交际,一有空闲,就去海关街拍卖行转悠,一来二去,与一个奥地利人混得很熟,寻机低价购得一部分走私物品,挣了一笔。之后,李东山扩大经营,开了一家五金行,名叫德顺兴。其间,又接触到钟表销售,包括日本知名的“马球”牌钟表。

经营钟表,利润丰厚,但当时卖的都是洋货,一般中国家庭买不起,而且钟表出了问题,更换零部件的价格也很高。李东山萌生了自己建钟表厂的想法。

1913年,李东山辗转到了德国。他在德国一钟厂做了两年勤杂工,把制钟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暗记于心。然而钟表是精密器械,李东山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造出钟表来。他又三次东渡日本,学习钟表制造技术。


李东山从未上过学,不懂图纸,他和技师唐志成将钟表拆了装,装了拆,反复模拟,终窥门径。由唐志成做出样机,李东山在朝阳街建造厂房。

1915年7月,李东山的钟厂开业,取名“烟台宝时造钟厂”。3年后,生产出第一批“寳”字牌机械摆钟。除了铜材、铁板、钢丝、发条等原材料仍需从日本或德国进口外,钟壳和其他零部件基本可以自己生产。同时,钟厂又开发投产了挂钟。在外观装饰方面,加入一些民族艺术的元素。所产钟表除内销外,还出口到美国、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其中美国的出口量最多。“宝时造钟厂鼎盛时,职工超过500人,年产摆钟55000只。”韩学君介绍说。

在宝时造钟厂的带动下,一批钟表制造厂应运而生,烟台渐成中国现代制钟业的发祥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先后有鲁宣民、孙文庚、刘玉秀、陈书祥等十几名技术骨干从宝时造钟厂走出,到各地开办造钟厂,对中国造钟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3-29 04:29 , Processed in 0.031754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