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老烟台 查看内容

所城里的刘家大院

2016-3-11 15:38| 发布者: sun| 查看: 1764| 评论: 0

摘要: 目前在所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当属1996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列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刘子琇旧居——即老烟台人俗称的"刘家大院"。刘家大院坐落于向阳街81号和80号,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刘子琇(1862 ...
目前在所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当属1996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列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刘子琇旧居——即老烟台人俗称的"刘家大院"。刘家大院坐落于向阳街81号和80号,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刘子琇(1862-1930),名麟瑞,所城里刘姓千户第三支18世孙(所城里刘家刘怀奎之四子。其父刘怀奎在烟台创办“洪泰商号”,系烟台商界有名的“八大家”之一。据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烟台商会公布的商界八大家名录,“洪泰商号”位于当时的八大家之首),光绪十九年经捐纳而为监生,参加乡试而中举。中举后任职于广东,曾任过地方知州、知府和士敏土道道员。

刘子琇旧居是清末民初的建筑,始建于1911年,历时近二年。中西合璧的风格,两组并排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南低北高,北边的正房和东西厢房是环有外廊的二层楼房,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合理,用料考究精良。这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属于北方院落式民居,同时又受了西方建筑的影响。屋顶采用仰合小瓦,屋脊与仰瓦之间留有空隙。硬山墙由砖石砌筑,但两条斜脊并不直接相交,而是呈曲线,类似于卷棚顶。东、西两院均带有外廊,外廊暴露木构架。正房和楼座外廊用方木柱,木柱有石鼓状柱础。楼座外廊用木柱,顶部雕刻成宝瓶状,楼座栏杆也呈宝瓶状。



这座宅院的细部处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比如石工,窗台、屋基等处的石材表面斧錾纹路明晰,变化丰富。与一般民居不同的是,在门窗洞口、影壁、柱础等处均有石砌线脚,明显呈现出受西方建筑影响的痕迹。



刘子琇故居占地面积约有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25平方米。门前两侧有高达近2米的石狮各一座,迈上五级台阶便进入大门。迎面是高达四米的照壁,上面书写着偌大的一个"福"字。走出过道便分为东西两院。西院有北屋、南屋各7间和3间西厢。3间西厢为两层小楼。园内建有花池,池上装有太湖石假山一座。东院和西院的建筑布局基本相同,有北屋、南屋各5间和东厢3间。东厢亦是两层小楼,只是院子与西院相比小了些。

向阳街81号比相邻的80号明显的小一些,这里面据说还有一段故事。据《奇山所史话》介绍:建房之初,刘子琇曾想在向阳街80号房西和房北建造一座后花园,但因房北已有同族人建房居住且不同意置换和买卖,所以只得放弃建造后花园的计划。只在房西的那片地上增建起了与向阳街81号相连的两层5间北屋、3间西厢和南屋4间平房的小四合院。后因经济拮据,此房被刘家于上个世纪30年代卖出。



刘子琇长期在外为官见多识广,当年受朝廷委派任士敏土道员(“士敏土”英文“水泥”的译音)创办粤东士敏土厂时,为了建厂和投产曾两赴港澳学习取经。当时的粤东士敏土厂和天津士敏土厂是我国南北仅有的两座官办的水泥厂。
粤东士敏土厂于1907年建成投产。让人不曾料想的是,这座水泥厂在1917-1925年间曾两次成为"孙中山大元帅府",直至1925年7月1日,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96年,"孙中山大元帅府“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就了一段史话。



由于以上的经历,所以刘子琇的故居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如拱形和六角形的玻璃门窗,精美的南洋瓷砖,西式的壁炉,门窗洞口、影壁、柱础等处的石砌线脚等。整座建筑可谓玲珑而又别致,华丽而不失典雅,很多地方和细节与广州的孙中山大元帅府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子琇的故居在民国时期就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没收作为警察署使用,解放后一直是向阳派出所的所在地,因此在颠颠簸簸的历史变迁中,没有像其他的老建筑那样被破坏,基本上保存了较好的原始状态。

正因为有所城青砖黑瓦的四合院,烟台的历史脉络才变得清晰而完整。这些小院虽已破旧,仍可透出当初的风采。砖雕影壁,木雕飞檐,虽然破损但风韵犹存,你可以从中感受着旧日所城人家富而不贵的精致生活。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5-4-30 18:28 , Processed in 0.030514 second(s), 1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