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聚焦 查看内容

龙口市七甲镇圈朱家村: “一二三”跑出强村富民加速度

2020-8-3 16: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15| 评论: 0|原作者: 文、图/唐寿锐

摘要: 曾经的龙口市七甲镇圈朱家村,村民主要靠种植苹果、长把梨谋生,不仅收入来源十分单一,而且一旦遇上天灾,群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果树减产甚至绝收,却无能为力。但如今,40多亩的连体式大棚拔地而起,70多亩的大泽山 ...


曾经的龙口市七甲镇圈朱家村,村民主要靠种植苹果、长把梨谋生,不仅收入来源十分单一,而且一旦遇上天灾,群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果树减产甚至绝收,却无能为力。但如今,40多亩的连体式大棚拔地而起,70多亩的大泽山梯田连成一片,130多亩的采摘园正在加紧建设。用圈朱家村党支部书记周永敏的话说:“有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里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多条腿走路,既降低了风险,也保证了收益。”

一心为民  支部带头找路子
在七甲镇的山村里,380多户、900多人的圈朱家是个大村,但在龙口市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名单里,它却赫然在列。这些年,村党支部书记周永敏一直在想方设法让村子拔穷根、换新貌。在多番打听、深入了解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后,他决定在圈朱家村也试一试。
圈朱家村集体收入低,维持村庄运转要靠上级财政“输血”支持。周永敏带头拿出60万元作为入股资金,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亲眼看到其他村越来越好,他心里越来越急,村“两委”成员也纷纷为合作社筹集资金。
有了启动资金,周永敏又和村“两委”商议,村集体以6亩土地、方塘和办公用房作价入股,合作社每年交给村集体服务使用费5万元,并根据收益情况给村集体分红,让村集体经济能细水长流。

二者合力  党员群众一块干
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实地观摩了周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庄发展的实际成效后,圈朱家村党支部最终确定了发展规划。揣着合作社的发展规划,村“两委”开始一家一户地做工作。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3月12日,圈朱家村党支部领办的龙口市森越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村集体以集体方塘、看护房和6亩土地等折价入股,占股5%;有7户村民以182万元资金入股,有120户村民以240亩土地入股,共占股95%。
64岁的村民路曰好不仅拿出了自己的6亩地入股,还拿出10万元现金入股,他从周永敏那明白了一个理儿,“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跟着党支部干,准没错。”如今,他在合作社担任二区的负责人。

三区共赢  科学规划有奔头
驱车从圈朱家村向北直行进入丘陵地,不远处占地40多亩的连体式大棚就像一个天幕,稳稳地卧在地上。这是合作社的一区项目,共投资80多万元。走进棚内,绿油油的蓝宝石葡萄苗顺着棚架不停地向上“探头”。选择蓝宝石葡萄,周永敏用足了心思,“我们考察过,这种葡萄目前市场上销量还比较少、价格高,未来发展前景大,而且成熟后挂树1个月以上,耐贮运。这些葡萄金贵,虽然已经栽完苗,但后期管理还有不少精细的活。”
不远处是一道道梯田,6000多棵大泽山洋梨占地70亩,这是合作社的二区项目。负责人路曰好说:“为保证合作社早见收益,我们还在洋梨之间穿插种植了约53亩蜜薯。这样就把梨树苗中间的土地都利用起来了,可以为大伙多分一点红。”望着眼前大片的丘陵地,他笑着说:“以前一家一户,很多地都撂荒了,现在连成了片,所有地都种起来了,人也跟地一样,聚在一起才有活力啊!”
合作社三区占地130余亩,计划建设多种类综合采摘园。三个经营区、三个项目,圈朱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产业发展上精心谋划,下足大功夫。“发展农业必须要提前考虑到病虫害、市场供需等风险因素,全都种植同类项目风险太大,一旦有个灾害可能一年的心血都打水漂了,朝着多种类型去努力,寻找多元化的立足点,效益能得到保障。有了效益,以后合作社的发展就不愁了。”村党支部书记周永敏说道。
“老百姓把视作命根子的土地交给了合作社,合作社就必须得让大家心里踏实。”周永敏说。现在,每亩土地保底收益400元,3年后计划涨到600元,合作社有了收益之后,10%作为公益金,10%作为公积金,5%作为风险金,剩余75%给村集体和社员分红。他说:“社员只要愿意干,优先到合作社打工赚钱,就能交地不离地、收入有保障。只要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使劲干,合作社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圈朱家村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5-4-30 18:23 , Processed in 0.034045 second(s), 1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