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烟台,一座融汇东西文化的老城,布满了历史遗存的老建筑,她的美无与伦比。那些伴随烟台历经沧桑的街道,似曾相识又那么陌生。让我们一起走一遍那些魅力的烟台街道吧! 滨海路 从烟台山出发,环绕大海沿绵着一条美丽的长路,这儿就是滨海路。 滨海路从烟台山下开始,一直会弯延到烟台大学等更远的地方,很多人不会注意到最远处的名字,因为这条路到哪儿都是一样优美的环境。从火车站出发的十七路滨海观光车可以带你完整欣赏这条路,但我并不建议人们乘车,因为漫步于此才会体验到它的魅力,更何况观光车是不走海边广场一带的,因为这里仅供行人步行。滨海路的风光只能说这么多了,有机会来走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自在感受。 朝阳街 朝阳街始建于1872年。南起北马路,北到海岸街,全长400米。因其为南北走向,又在烟台山之阳,故名朝阳大街,1912年改称朝阳街。1923年该街铺成柏油路面,这是烟台第一条柏油路。1939年设街下暗水沟并改铺水泥路面。 如今的朝阳街,一家家酒吧、迪厅都洋溢着现代气息。但若漫步街头,那西式建筑的华丽装饰和墙上影影绰绰的外文字母,仍能使人浮想联翩,穿越时空,尽情体味百年街巷那深深的韵味。 一条不宽不长的朝阳街,有叙说不完的往事。 南大街 把南大街称之为“烟台第一街”,并不是因为它是烟台最老的街。老烟台的街巷到底孰老孰新,受考据之限无法论证,不过,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南大街几乎贯通芝罘东西,而且实实在在地见证了许多个“第一”:第一座高楼,第一个广场,第一座商业中心,它从一条短短的小泥道雏形,渐渐繁华起来,它几经变迁,多次改造,终究成为烟台最具现代特色、最繁华的一条中心大道。 它曾经叫“南道”、“南大道”、“南大道街”、“跃进路”,如今,它叫南大街。 北马路 百余年来,北马路几乎一直身处繁华之中。因地处北大街以北邻近海边,北马路曾有过“后马路”、“后大街”的名字,1928年后,改名北马路。昔年间,北马路曾是烟台市区贯穿东西、除北大街之外的第二条商贸大街,是烟台商界的活动中心。如今,北马路是烟台市区的一条主要交通要道,车流滚滚,行人如织,车站、码头就在北马路的道边。 所城里大街 所城里位于烟台市最繁华的大街——南大街东段的南侧,是老烟台的标志之一。这些青砖青瓦建成的小院,在现代的都市中,在高楼大厦之间,所城里散发着异样的,古朴、神秘的气息。 胜利路 作为当年老城区中最长的一条纵向马路,胜利路也曾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老烟台人称之为“市中心”,并不为过。 广仁路 烟台老市区的东河(今解放路)以东,广仁路是最早的一条路。相比建于1860年的大马路和建于1861年的海岸路、十字街,广仁路早早便在烟台的海滨一带建成,看着身边的大海与眼前的尘世一同潮起潮落。 “马路们” 在烟台提起“马路”,人们往往会想到“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作为烟台市区“老资历”的交通干道,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能称为“马路”的路,那可是“洋气”得不得了。 北大街 当年,这里曾经是烟台市的“大街”;当年,这里曾经是烟台市一条鼎盛的闹市街;当年,这里曾经是与昔日朝阳街相提并论的商业街;当年,这里曾经满目繁华、尽是喧嚣…… 只是,如今的北大街早已归于宁静。那些繁华和喧嚣只是留存于记忆之中,那些刻进很多人心上的老字号,那孤独挺立的大庙戏台,那些散落于坊间的只言片语,还在诉述着一段段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