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图 / 慕曙光 10月17日,是中国第7个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扶贫办于16日举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暨“脱贫路上看烟台”媒体行启动仪式。据悉,脱贫攻坚以来,烟台全市上下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2014年全市识别贫困人口88281户144135人,2018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19年、2020年持续巩固提升,现有享受政策贫困人口36130户55927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014年全市认定省扶贫工作重点村277个,2017年底全部脱贫出列。2016年和2018年,分2批认定市扶贫工作重点村259个,给予重点支持,村级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提升。 全力保障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近年,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意见》、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332”扶贫工作重点县镇村集中攻坚《意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全市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 资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基础保障。全市统筹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5亿元,其中2020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66亿元,重点向“332”扶贫工作重点县镇村和277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倾斜,支持扶贫工作重点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扶贫工作重点村脱贫成果。免费为贫困群众购买扶贫特惠保险,支持孝善养老和公益专岗扶贫,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巩固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质量。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每年开展专项检查和绩效评价,严格落实公示公告制度,规范专项扶贫资金使用。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烟台市建立了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现有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1191人,无一人失学辍学。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减免政策,累计为贫困学生资助减免费用1.6万余人次、2000余万元。 健康医疗扶贫方面,烟台市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五重保障”和“一站式结算”,合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不超过5%。在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实现应签尽签、履约随访服务全覆盖,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免费救治和集中收治。 住房安全保障方面,逐户出具住房安全鉴定报告,发现一户改造安置一户,纳入省级改造范围的2658户贫困户危房全部按时改造完成。其中,2020年改造贫困户危房35户。 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攻坚行动,排查解决了14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饮水安全和803户贫困户自来水“村通户不通”问题,所有贫困户均实现饮水安全。 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齐发力 在扶贫大格局中,行业扶贫正成为一支重要力量,推动贫困群众加速脱贫致富奔小康。 兜底保障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全市贫困人口中,享受农村低保3.2万人、特困供养人员8200余人,占比72.8%。累计为贫困群众发放低保金7.5亿元、特困供养金1.3亿元、低保高龄补贴3400余万元。 残疾人服务保障方面,全市持证贫困残疾人2.3万人,累计发放“两项补贴”9300余万元,提供康复服务4万余人次,为1.1万余名重度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 金融扶贫方面,烟台市扎实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宣传和评级授信,强化金融风险防控,累计发放富民生产贷款3.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5700余人。 驻村帮扶方面,先后选派3轮第一书记,在岗第一书记641名,培育特色产业和致富项目570余个,促进村集体增收1300余万元。 文旅扶贫方面,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个省旅游扶贫重点村均安排至少1家单位对口帮扶。 科技扶贫方面,277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 电力扶贫方面,加强扶贫工作重点村电网建设改造,累计完成电网投资2.2亿元。 烟台市还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着力激发社会扶贫强大动能。扎实推进“百企帮百村”,186家企业投入480余万元,结对帮扶139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金晖助老”每年帮扶分散供养贫困老人700余名,“牵手关爱”行动每年结对贫困家庭子女1100名,全市统一战线成员向学校和贫困学生捐资助学800多万元,“点睛光明行”活动为500余名贫困老人免费实施了白内障手术。扎实推进消费扶贫,认定“山东省扶贫产品”203个,20余家电商企业参与“电商扶贫+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行动。 扎实推动烟台——德州扶贫协作,坚决扛起扶贫协作政治责任,与德州市每年召开联席会议,援助德州财政专项扶贫协作资金1.02亿元,今年以来采购1.2亿元德州农特产品和扶贫产品。10个区市、124个部门单位和27家企业与德州结对协作,累计考察互访2000余人次,互派挂职干部63人,实施扶贫协作项目62个,开展劳务培训2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 精准施策,提升脱贫实效 精准开展动态监测,烟台市每年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和贫困户信息更新补录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工作质量,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即时帮扶机制,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导致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农户,即时发现即时纳入帮扶,有针对性地落实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目前全市纳入即时帮扶288户586人。 精准管护扶贫项目,健全县级项目库,规范项目实施流程,扶贫资产纳入农村“三资”平台统一管理,571个产业扶贫项目全部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督权,累计产生收益6446万元,有效发挥带动脱贫支撑作用。 精准实施创新举措,扎实开展公益专岗扶贫,因人因需开发设置家政服务、村务服务、村庄善治、产业辅助等4类扶贫公益专岗,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全市1.1万名贫困群众参与公益专岗稳定增收,通过自身劳动实现有尊严地脱贫。深入开展孝善养老扶贫,科学制定赡养费补贴标准,鼓励贫困家庭子女履行赡养义务,规范签订孝善协议,按照10%—20%比例发放奖补资金,3.2万名贫困老人享受资金奖补。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收官阶段。烟台将聚焦脱贫质量,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烟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