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老烟台 查看内容

烟台山上领事馆

2016-3-11 15:55| 发布者: sun| 查看: 1317| 评论: 0|原作者: 王遥驰

摘要: 海拔只有42.5米的烟台山,集中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的8座领事馆。这8座领事馆,除德国领事馆1920年毁于火灾之外,其余7国领事馆馆舍保存完好。烟台山原本无名,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山上设狼烟墩台报警而得 ...
海拔只有42.5米的烟台山,集中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的8座领事馆。这8座领事馆,除德国领事馆1920年毁于火灾之外,其余7国领事馆馆舍保存完好。

烟台山原本无名,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山上设狼烟墩台报警而得名。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国战败,被迫签下《中英天津条约》,辟登州(今蓬莱市)为通商口岸。英国驻华公使马礼逊见登州作为港口条件不甚理想,便一路徒步东行,登上烟台山,只见小山三面环海,山前树木葱茏,景致幽雅;山后水深壮阔,任凭海上风起浪涌,海湾之内波澜不惊,真乃天然良港。遂单方违约,弃登州而选烟台。烟台山这块风水宝地便成了当时外国人大兴土木的首选。



1858年6月26日,清政府与英国在天津签订《中英天津条约》,按照条约规定,登州(蓬莱)成为山东地区唯一的通商口岸。英国人依仗在烟台开埠的特殊地位和最先来到烟台的有利条件,在烟台山上最好的地段购地60余亩。1861年4月,英国驻华公使派英国驻登州总领事马礼逊在烟台山东坡向阳处建造大英帝国领事馆。 

英国领事馆位于芝罘区烟台山东路,由领事馆主体建筑及多处附属建筑组成。早在18世纪,英国殖民印度和东南亚一带时,为了适应当地炎热气候,在建筑景观最好的方向设置外廊,形成了英国独具特色的"外廊式"建筑。英国领事馆在东、南、北三面均设有外廊,是世界上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外廊式建筑之一。

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美国领事馆官邸旧址被辟为“烟台开埠陈列馆”,馆内陈列的200余件实物、图片,生动再现了鸦片战争至1945年期间的烟台社会发展史。

位于烟台山西领事路北端的城堡式建筑是丹麦领事馆。丹麦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曹伯义登上城堡,感慨万端,称这是丹麦王国在亚洲大陆保存最为完整的领事馆,并表示大力支持领事馆复原展览。

自1864年英国领事馆建成算起,到1906年瑞典和意大利领事馆建成为止,历时42年,在烟台这个被他们称为“中国北方渔村”的弹丸之地,先后有11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驻有领事和代理领事的国家有16个,其中有8个国家的领事馆建在烟台山上。

面积只有40多公顷的烟台山上,即有东领事路、西领事路,紧挨山下的两条街,当年被称为“马礼逊路”“卡皮莱街”。外国人从烟台寄往国外的明信片上,甚至称烟台山下的一条街为“租街”。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5-4-30 18:29 , Processed in 0.059391 second(s), 1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