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山北麓、黄海之滨,坐落着一座散发古韵芬芳的所城,为烟台这座滨海城市,增添了一抹古锈色,平添了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和深沉感。它北瞻连绵的群山,南俯浩渺的汪洋,六百年来的风云变幻,至今依旧不减当年勇,城垣依旧在,豪气薄云霄。 六百年前,所城是胶东的奇迹。按《登州府志》中记载:奇山守御千户所,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现在虽然城墙、楼辅都已经消失了,但通过遗留下来的照片可以看到,曾经的城墙高大雄伟,易守难攻,如同铜墙铁壁扼守一方,让进犯之敌未战先怯,真正起到了砥柱中流的作用。 烟台自古就有“之罘”“东莱”“登州”“芝罘”等好听的名字,在设立所城的同时,还在周边建设了营后墩、木作墩、埠东墩、熨斗墩、现顶墩、清泉墩、石沟墩、庙后墩。其中,熨斗墩设在奇山所城北山上的烽火台上,又称狼烟台,因此这里又有了“烟台”的名称,从此以后烟台慢慢享誉四面八方。 8-78曾经所城的城墙高大雄伟,易守难攻,如同铜墙铁壁扼守一方。 在这些墩台之外还设有清泉寨、宫家岛、芝山寨3个百户,与所城构成三足鼎立之势,正好与所城门相呼应,以保江山永固,人民安康。随着时间推移和朝代更替,这里的人丁开始兴旺,于是就有了所城十三姓:张、刘、夏、于、牟、曲、曹、傅、邱、翟、肖、谭、王。由于张氏和刘氏最大,所城也有了“所城张家”“所城刘家”的称谓。从这些“千户”“百户”人家出来的,大都是书香门第,从他们家仅存的几副对联就略见一斑:“文曲鹤喜仙山醉;凤舞花艳姻盈馨。” 由于人口的繁衍,围绕着所城形成了所城十三村,它们是所城东门、西门、南门、北门4村,以张、佘姓居多;奇山所正南部的上夼村,以迟、李、荆、孔姓居多;奇山所西部的世和村,以张姓居多;奇山所西南部的南关村(曾名西南关、所南关),以张、刘姓居多;奇山所东南部的所东庄,以曲、张、傅姓居多;奇山所西北部的大、中、小海阳村,以张、刘、袁、王姓居多。这些村民让烟台这个地方不仅有了更多异域色彩,而且让文化丰富多彩起来。 所城建成后,芝罘才有了真正“城”的概念,所城门东谓保德门,西称宣化门,南为福禄门,北叫朝崇门,它有“坚守道德、教化天下、赐福禄于百姓、安享盛世太平”的寓意,让后来者回味无穷。有了“城”,就有了城墙,有了城内的十字大街:所城大街、北门里大街、南门里大街,有了张家祠堂,有了贞节牌坊,有了城隍庙,有了衙门,有了拴马石,有了“泰山石敢当”,有了飞檐走壁,有了诗词歌赋,有了琴棋书画,有了京腔京韵,文化开始逐渐繁盛起来。 8-79走进所城里大街,细心品味那栋栋屋梁和石墙,一股股古城余韵就会扑面而来。 走进所城里大街,细心品味那栋栋屋梁和石墙,一股股古城余韵就会扑面而来。当我抚摸着那光滑的拴马石时,一匹匹膘肥体壮的骏马仿佛就在我眼前,它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它见证了奇山的建筑史,是石雕艺术不可多得的精品。这种拴马石大致分三种:一种是正方形,中间凿有两个对称的互相连通的凹槽,如同牛鼻子一般,牢牢镶嵌在墙壁上,与墙体平齐,现在仅存二十五个了;一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工艺类似,所不同的是略小一些;一种是与墙面垂直、探出墙外,探出的部分就像一个椭圆形的铁锤,中间有个凹进去的孔,连通两侧,现在仅存有二十四个。在仓余街有座坐南向北的豪宅,在大门的两侧,有三个雕刻精美的拴马石,四边雕刻有精美线条图案,是五十一个拴马石中的精品,足见这户人家当年是何等显赫。与拴马石相联系的是一个个鳞次栉比的千户、百户、寻常百姓家。这些拴马石,无论是在战火硝烟的明朝时期,还是在化剑为犁的清朝时期,都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些拴马石见证了那个年代的发展变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小小拴马石也能折射出等级来。
8-80所城建成后,芝罘才有了真正“城”的概念。 用灰砖和青石砌成的厚实墙壁,一眼就能看出是明清时代的建筑,它们线条流畅,做工精美,严丝合缝。屋檐上的层层叠叠的瓦当,仿佛能发出低沉的回音,每时每刻都在阻挡着风霜雨雪的侵蚀。黝黑的色彩,已经和时光融为一体,古朴的像一位长者,亲切又慈祥,威严而硬朗。再看所城独具特色的大门,两扇门框格外粗壮,粗犷的外表卷起一道道伤痕。门簪突兀而出,或两个,或三个、四个并排而列,它深深打入门框内,让门几百年稳固不倒。 走过这些千户、百户和那些寻常百姓家,一种久违的记忆就会出现在眼前。偶然走进一户人家,精巧的布局让人叹为观止,里面有正屋,两侧有小厢房,正屋中间那间,所城人家称为“正几地”,是这户人家最尊贵的地方。庭院里,有钱人家铺着大理石,一般人家铺着砖或者长条石。厢房的墙壁上,很多都是瘢痕累累,那是几百年岁月的洗涤造成的,青苔的痕迹比比皆是,古木散发出来的芬芳撩人心醉,遗留在墙壁上的水渍如水墨画一般,瓦当上的蝴蝶、蜜蜂等图案惟妙惟肖,似有腾云驾雾之状,又有护佑人间安享太平之意。 走进所城,看到的仿佛是一幅古代春晓图。走出所城,又感叹时光如梭,只留下这栋栋白砖灰瓦,供人来凭吊,无论所城如何风云变幻,它那独具的魅力、被时间雕琢的韵律却一直与所城并存。 8-81奇山北麓、黄海之滨,坐落着一座散发古韵芬芳的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