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是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在中国境内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等古脊椎动物化石重要的地点之一,同时也是古昆虫和鱼化石的重要发现地之一。目前已被研究命名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分别有十余种之多,昆虫化石更是多达千余种。 根据资料记载,早在1923年,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就在莱阳的将军顶一带发现了比较完整的谭氏龙。1950年春天,著名古生物专家周明镇博士和山东大学地矿系的学生又在将军顶与金岗口附近意外地发掘到了恐龙骨骼与蛋化石,引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学会杨钟健教授的高度重视,后者带领地质学者来此整整勘察了一年。 1952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在金岗口村西的白垩纪王氏组地层中被成功发掘出土。专家们在发掘时先后发现7件古脊椎化石叠压在一起,但不是很完整,最终由七具恐龙化石拼出了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由于杨钟健当初奔波于青岛莱阳两地研究和挖掘,所以,这具化石被命名为“青岛棘鼻龙”。 从20世纪中叶到现在,众多海内外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在莱阳辖区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业界对莱阳恐龙始终保持较高的关注度,目前已经在莱阳出土的恐龙化石包括鸭嘴龙、鹦鹉嘴龙、谭氏龙和暴龙等。 12-78 莱阳,“中国恐龙之乡”。 图/祝展波 1984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成立大会在莱阳举行。2010年12月,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正式授予莱阳市“中国恐龙之乡”称号,成为山东省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于2016年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各地游客和学子休闲科普的好去处。2018年,这里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研学教育实践基地,自此一批国字号名片陆续在这里落地。 12-79 恐龙谷。 图/刘新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