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县窗染花是集剪纸与绘画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其出现于清道光年间,当时黄县艺人吸取东北地区剪纸和外来木版年画染色技法的精华,创造出剪与染相结合的窗饰制作技法,称为窗染花。窗染花题材以喜庆吉祥、人物故事、动物花鸟等为主。制作原料为白纸,工具有剪刀、刻刀、毛笔、品色、石蜡、清漆(或桐油)等。作品线条优美,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极具艺术性、装饰性及观赏性,堪称胶东农村生产生活以及民俗风情的一个缩影。 2-54黄县窗染花是集剪纸与绘画于一体的民间艺术。(资料片) 渊源与分布 黄县窗染花是胶东民间剪纸形式的一种,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天皮亮”(用云母片绘图着色制作的窗饰)是其最早的表现形式,时称“花”。后来,去东北经商的黄县人把当地的一种剪纸形式传到黄县,黄县剪纸艺人在此基础上又吸取外来木版年画染色技法的精华,创造出剪刻与色彩点染相结合的制作技法,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剪纸艺术形式。因其粘贴在窗户纸上,所以人们称之为“窗染”或“窗染花”。黄县窗染花形式新颖,线条优美,色彩艳丽,特色浓郁,因此很快在全县流行起来。窗染花多用于装饰美化居住环境,尤其是逢年过节和喜庆活动时,几乎家家粘贴窗染花,以此来渲染节庆气氛。 窗染花的民间制作艺人在黄县(今龙口市)分布广泛,遍布各乡镇,差不多村村都有制作艺人,大多数是农家妇女。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是在当时黄县城周边的牛牛居、菜园泊、赵家庄、北关等东城区的十几个村庄。20世纪60年代初,可称得上是黄县窗染花的鼎盛时期,这其中不乏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他们一般在农闲时节制作窗染花,用灵巧的双手剪刻出一件件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除了留着春节自家用之外,还赠送给亲朋好友。也有少数艺人制作一些成品,在春节前出售,换取零花钱贴补家用。民间艺人间的传承关系多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的传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技艺逐渐流传到周边县市。到了21世纪,在机剪窗花、机印贴画的冲击下,工序繁杂的黄县窗染花手工技艺显得后继乏人。这种现象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相关抢救、保护和传承措施相继出台,黄县窗染花也于2009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确立了代表性传承人。 2-55黄县窗染花形式新颖,线条优美,色彩艳丽,特色浓郁。(资料片) 内容题材 黄县窗染花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其内容题材主要有人们喜闻乐见的喜庆吉祥、多子多寿、富贵荣华、亭台楼阁、人物故事、动物花鸟等,富有民间美善特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满生活、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等优良传统。常见作品有:金鱼穿荷花、娃娃金鱼、彩蝶纷飞、繁花似锦、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风格多样,色彩艳丽,充满生活情趣,极具艺术性、装饰性和观赏性。 窗染花有以六颗为一组的习俗,这是因为黄县民居多为栊子窗,栊子窗又多呈“五梁六栊”,所以每个窗栊上贴一颗,形成了六颗一组。如果是十二生肖窗染花,则每栊上下贴两行。窗染花的总体结构没有脱离红纸窗花的外形,每一组的每颗窗染花外形大体一致,像花朵、花蕊、人物等形状虽不一样,但是可以用花叶、茎等补充外形。每一颗窗花都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如喜上眉梢、花开富贵、金玉满堂、麒麟送子等。 工艺特点及价值 黄县窗染花的制作原料为白纸(普通薄白纸或生熟宣纸),制作工具有剪刀、刻刀、毛笔、品色、石蜡、清漆(或桐油)等。在制作时,先用手工将创作好的白描纸样用纸捻固定在几张相同大小的白纸(或宣纸)上,再剪刻成花样。常用手法有剪刀剪和刀刻两种。剪刀剪是用剪刀剪出花样,再把几张纸用纸捻固定起来,用剪刀重复剪出图样;刀刻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再用小刀按花样图形慢慢刻出图样。剪刻过程完成后,在花样空白处用毛笔蘸颜料涂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图案,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毛笔,以保证上色的均匀饱满;颜料一般是老百姓自己研制的水色,红、黄、绿等每色一个小纸包,俗称“颜色”。根据色彩的变化和色调搭配的需要,个别地方可以渲染,比如用生宣纸创作时,就需要考虑落笔的浓淡和深浅变化。最后用石蜡涂染,使其晶莹剔透,再刷上清漆(或桐油),以防图案沾上水汽,整个制作过程便完成了。在制作过程中最费时的是上色,因为需要上多层颜色,并且每上一层色都需要晾干后再上另一层,最后还要对细节做进一步的描绘。繁杂的工序,导致其产量较低。 黄县窗染花题材广泛,线条简练,色彩鲜明,以“透”“漏”为表现手法,比如将一朵花的叶脉剪成“透”的形态,以表现其主次关系。剪与染结合、阴刻与阳刻并用、艺术渲染空白,这些技艺的表现,使作品色彩绚丽,色调明快,对比强烈,有力地突出了人物故事、动物花卉等形象,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也拓展了剪纸艺术表现内容的广度。 黄县窗染花的制作过程属于艺术再创作,各民间艺人的制作工艺基本一致,风格稍有不同。幅面有大有小,尺寸大的一般线条粗犷简洁,尺寸小的则精致细腻。窗染花既可以直接粘贴,又可以长期保存,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及收藏价值。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民间民众生活文化的千姿百态和地域特色。黄县窗染花就是围绕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而产生的一种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良好愿望,堪称胶东农村生产、生活以及民俗风情的一个缩影。其剪刻与色彩点染相结合的制作技法,新颖独特,美轮美奂,成为胶东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挖掘、保护和传承黄县窗染花的手工技艺,对于研究胶东农村的民风民俗,继承民间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2-56黄县窗染花取材广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资料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