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台市牟平区莒格庄镇张皮村东南方,有一座山,名叫虎山。虎山在昆嵛山阳,是昆嵛山南延的余脉,海拔377米,方圆几十里。 虎顶雄鸡一声鸣,唤醒梦中三县人,这是我对虎山的赞誉。虎山不算太高,却是占领了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三县的境界。山东方是文登,山西南方是乳山,山西北方是我的家乡——牟平区莒格庄镇张皮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流传说,虎山出了一位神仙,袁道士。袁道士在虎山留下了许多遗迹和传说故事。袁道士的故事,在虎山周边方圆几十里,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修仙安居虎山 据说袁道士是唐朝袁天罡的嫡系后裔,清朝乾隆年间生于西安。幼年出家,进了终南山,洗练全真道教。袁道士天资过人,勤学苦练,文武双全,后受高师点拨,已修炼成了半仙之体。为了提高自己的修炼层次,袁道士走出了终南山,开始了他的云游生活。这一天,他来到了东北的黑龙江,看着滚滚奔流的江水,想起了镇守黑龙江的秃尾巴李龙老爷,想起了当年黑龙战胜白龙造福百姓的故事。他非常崇拜李龙老爷,于是,他买了贡品,在江边祭了李龙老爷,之后就在江边的大树下歇憩。不知不觉中,袁道士来到了龙宫,李龙老爷热情地接待了他,他们似是一见如故,谈笑风生,无话不说。交谈中李龙老爷向袁道士传授了一些修仙之道。李龙老爷告诉他说:“我的家乡在山东文登的回龙山,在西边不远的地方有座虎山,虎山钟灵毓秀,风光旖旎,当地百姓勤劳忠厚,民风淳朴,是个修仙的好地方。”李龙老爷说着,随手轻拍了一下袁道士的肩膀,“走吧!去虎山吧!”袁道士一个激灵醒了,原来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袁道士即刻收拾了行李,匆忙上路。过江越海,昼行夜宿。这天终于来到了梦中向往的虎山。 来到虎山,袁道士一看,灵光闪耀,大化仙境,果然是个修仙成道的好地方。在虎山主峰东侧有个楸树洼,这里避风向阳,楸树成林,遮天蔽日,其中一棵楸树王,高大无比,树身需要七八个人联手才能环抱过来,树身烂了一个洞,洞中能容纳四个人打牌,还能容下两个人看眼。这个地方有一旺天然的泉水湾,在周边村百姓的帮助下,袁道士在楸树洼盖了三间房住下了,开始了他的修炼生涯。 治病救人,施展神术 袁道士有着非凡的医术,远近闻名。他治好了许多的疑难杂症,深得百姓的爱戴。 虎山东南有个谭家口村,村里有一户穷苦人家,家里只有两口人,老母和儿子。儿子叫谭义,靠给人扛活养母过生活,快三十了,因为家里穷,始终也没有找到媳妇。虽然家里很穷,但是谭义很孝顺。这一年老母病了,病得很厉害,孝顺的谭义背着老母来到虎山找袁道士治疗。辛辛苦苦地来到虎山,可是不巧,袁道士不在家。有人说,西去了,云游去了,不知何时回来。无奈,谭义又背着老母回了家。因为没有钱给老母治病,只能眼瞅着老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却是束手无策。这天,老母奄奄一息,谭义正在痛苦如绝。傍晚,袁道士风风火火地来到了谭义的家。匆忙地从身上的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拿出了两粒药丸,给谭义的老母服了下去。一会儿功夫,谭义老母深深地喘了一口气,竟然坐了起来。看着谭义老母回转了,袁道士说:“幸亏我赶得及时,要不就耽误了。”谭义擦了一把眼泪,惊奇地问袁道士是怎么知道的,袁道士说:“我在云游回来的路上,突然感到不安,马上一算,知道你老母快不行了,没有回家就直接奔了过来。还好!没耽误。这事是我安排的不周,以后就不会了。” 后来,袁道士在他的住所南面选了一个山洞,给山洞施了法术,他不在家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到山洞求药。从此,山上留下了一个仙药洞。 教化百姓崇尚孝道 虎山东去百里之远,有个石岛镇。石岛是个大渔码头,镇上有个渔霸,名叫连城。此人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打爹骂娘,无恶不作。这人后来得了一种怪病,身上一天能痛好几次,一痛起来就是不要命。到处求医买药治了一年多,不但没好,反而加重。后来听说,虎山的龙王庙很灵,有求必应。这一天,连城就来到了虎山,带来很多香火,又给庙里捐了许多钱。他虔诚地跪在李龙老爷的神相前,默默地祷告许愿。这时袁道士进了庙堂,看着连城说:“百里烧香拜庙,不如在家尽孝。”连城马上一惊,老道怎么知道我来自百里。立即拜求袁道士给他治病。袁道士说:“你这病,说好治也好治,说不好治也不好治。”“怎么治?要什么我都答应。”连城着急地说。袁道士手比划着在连城的胸前划了一道符,尔后说道:“走吧!回去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做人,病就好了。否则,神仙也治不了你的病。”连城回了家,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怪病不久就好了。 修成正果,得道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