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为城市的老木头,寻找一个家

2015-8-26 09: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24| 评论: 0|原作者: 夏红尧

摘要: 文 夏红尧图 于春水城市要发展,老宅要拆除,没有办法,只是希望这些藏着故事与回忆的老木头,能够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刘兴芳当冷冰冰的金属、塑料与烤漆占据了现代家庭的绝大部分空间,人们不禁开始怀念住在砖木 ...


文 夏红尧 图 于春水


城市要发展,老宅要拆除,没有办法,只是希望这些藏着故事与回忆的老木头,能够尽可能地保留下来。

——刘兴芳


当冷冰冰的金属、塑料与烤漆占据了现代家庭的绝大部分空间,人们不禁开始怀念住在砖木结构的房屋里,抚摸着桌椅上深刻的木纹,听到地板吱呀作响的岁月。


在烟台,刘兴芳就是一个将目光投向那些藏着故事与回忆的老木头,以不同手法,重新利用,赋予它们第二次容光焕发的生命的木痴。


痴迷老木头,这在3年前是刘兴芳没有想到的。


3年前,刘兴芳只是一个在烟台业内出了名会贴瓷砖的瓦匠。



刘兴芳的故事,就像他钟爱的老木头一样,有岁月的痕迹,娓娓道来,绵长有味儿。


1398年,明王朝在芝罘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城时开始,烟台开始初具雏形,至今已过700余年。其间新旧更替,所城周边的旧宅少则百年,久则数百。

  

3年前,位于城市中心之一的西南村附近改造。这个中国最早的西洋苹果种植地,在炊烟味道消失的时候,刘兴芳恰巧遇到。


到处都是无人问津的老木头,还有老砖瓦、老石头,往来的大货车将它们当作垃圾运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树被拦腰锯断,轰然倒地。上前一问,竟然当烧柴。刘兴芳坐不住了,于他而言,这些都是烟台老城的见证或影子。出了照片,将来人们再想看看老房子或者要讲述故事时,一旦找不到旧物,就像讲恐龙而看不到化石一样可悲。


不能让这些浑身饱经风霜的老木头等物件,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刘兴芳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这里的炊烟味道,是城市发展的缩影。但,城市的老宅子,尽管大门斑驳残破,却都是时光的印记,每根老木头都藏着故事与回忆。



于是,尘土飞扬的工地里除了辛勤劳动的工人之外,还有一些依依不舍的“不速之客”:有的拿着相机捕捉老宅的最后光景,有的则如刘兴芳等同伴一样不忘在垃圾堆里搜寻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段没人要的房梁、是一块残破的青砖旧瓦,被他珍藏起来,如今却真成了宝贝。


在那些日子里,刘兴芳日夜靠在现场,在征得同意后,但凡有机会,他就能多收一根是一根。3个多月时间,他在西郊专门为此而租赁的偌大的老院子,堆满了旧门板、老房梁、老树干等物。


有人说刘兴芳就是一个收破烂的。而他笑而不答。“他们不懂。看着这些老木头,我心里就像捡了宝一样。”的确,从日后刘兴芳以不同手法重新利用这些旧物来看,他是赋予它们第二次容光焕发的生命。


随后,在莱山区、福山区、芝罘区等周边刘家、孙家滩、大庄、远陵夼、陈家、门楼、珠玑、幸福和上尧等地,都留下了刘兴芳的身影。


刘兴芳和老建筑较上了劲儿了,一得知哪里拆老房子,他便立马赶去。他说,要是不及时去保留下来,那些老的东西就再也回不来了。



而老房子的故事俯首皆是。


在芝罘区建昌南街,一栋要拆的老房子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昔日曾为一商人所建。房子主人是一位身体硬朗的108岁的老人,她告诉刘兴芳,房子很牢固,用的木头都是最好的。果然,拆时要当垃圾运走的木头堆里,刘兴芳发现了3根长4米、直径约30厘米的香椿木老房梁。他如获至宝。“香椿木是百木之王,胶东尤为最好。保存300多年的香椿木,恐怕在中国也很少见。”


远陵夼村旧房拆迁时,刘兴芳一下收购了100多对老门。他的愿望是再过20年,把这些带着门牌的门送回到远陵夼,让住上楼房的人们怀旧。


尽管珍视旧物的人不在少数,但真的会在布置居室厅堂馆所时将旧木改造利用的寥寥无几。人们一方面担心陈年老木在实际使用上是否安全可靠,另一方面也为老木头如何能够融入现代环境而感到困惑。刘兴芳就瞅准了这一商机,依靠自己对设计、美学、力学的理解和精研,开始涉猎仿古建筑设计施工,在烟台业内,他俨然成为翘楚。


在芝罘区西郊,刘兴芳有一处自己的“工作室”——几间老房子临时改造而成的木匠铺,各种工具齐全,几位搭档聚合,自然风化的老木头、具有历史印记的老门板、老船木等素材,经刘兴芳们一摆弄,传统文化及闲静枯淡的意境巧妙融入其作品中,使这些老木、老门板焕发出新的生命。


刘兴芳认为,带有回忆与历史印记的老木头,越看越最耐看,而旧木最大的优点是它们每一件都是独特的,都有故事,我们应该尊重旧木背后所隐藏的故事,等着它的新主人去挖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设计理念和一些观点竟与刘兴芳不谋而合。这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刘兴芳在阅读梁的著作时发现的。比如四合院

建设时的一些细节。



刘兴芳常常拿自己与老木头打比喻。他说,老木头利用好了,就是宝。不然就是一根烧火的柴。他16岁时因为家里交不上26元的学费,而与喜欢的美术学校失之交臂。无奈,只身怀揣梦想从莱阳乡间到了烟台,从一名建筑小工干起,创造了烟台建筑界一天贴2100块瓷砖的记录。后来辞职单干,靠着质朴和诚信逐渐赢得了雇主的交口称赞,直到遇到伯乐将他送到深圳深造半年,思路境界大开。后爱上就本地老木头,一发不可收拾。


颇为有心的刘兴芳将收集的旧门连同门牌号以及所有有故事的木头都编了号。他最期望的一幕是,有那么一天,曾经的主人仔细端详那两块门板,或者抬头打量一下布满灰尘的门牌号,然后一脸惊喜地对他说:怎么会在这里?能带它回家吗?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5-4-30 15:36 , Processed in 0.032208 second(s), 1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