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米、143米、150米、153米、177米……高度被不断刷新的城市综合体,傲人地点亮城市梦想的天空。 左看黄海波涛澎湃,右观滨海园林意趣盎然,极目远眺,烟台最美海岸线彰显浩瀚磅礴的大气之美。 招大引强,黄河路、珠江路、嘉陵江路等道路重装亮相;住宅建设品质实现大幅提升,诗意地装点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滨海新区 图 / 王文伟 城建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近年来,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来,围绕创新型、现代化、靓丽文明滨海新区这一战略目标,开发区将城市建设的功能与审美结合起来,让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绽放异彩,城市生命力、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明显提升。 如今,开发区这座曾经的工业园区正华丽转身为“烟台浦东”,将全区人民带入了一个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发展大步向前、城市生活更加繁荣的崭新阶段。 增添新动力 8大城市综合体开启新时代 177米!去年8月,天马中心广场建成投用,成为开发区第一高楼。 天马中心广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由三栋超高层建筑组成。主楼为42层5A写字楼,其它两座为130米的双塔式酒店式公寓,项目以“垂直社区”理念为指导,把大楼划分为若干功能性区域:一层为精品时尚街区,二层为国际风情街区,三层则配置香榭岛西餐厅、胶东海鲜大排档、高端健身房、汗蒸SPA等休闲餐饮健身功能区,顶楼为空中休闲花园。 短短3个月时间,天马美食城已有2000多人办理就餐卡;两栋星级酒店式公寓1224个套房已售罄;写字楼已入驻金融机构、互联网、理财公司、法律咨询机构等30多家,26层以下入驻率已达70%…… 站在天马中心顶层的办公室内,视线所及,整个城市尽收眼底。“开发区有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人员在这里工作,天马广场作为最中心的地标,就要给这批人提供完整的生活链和最繁华的精品生活。”天马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富昌介绍,到明年,这座“垂直城市”将吸引1万人前来生活、工作。简言之,就是可容纳一个“创业师”。 天马所展现的繁华与美好前景,不仅仅因为它的高度,更与开发区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有直接关联———它的底气来自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战略,热度来自于开发区经济转型激发的磅礴动能。 长江路夜景 图 / 李志勇 一直以来,开发区工业高度发达,全区GDP早已突破千亿元大关,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市第一,已经站到了一个很高的历史节点上。然而,与经济总量所不匹配的是开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短板,即有“城”无“市”,以至于产生了“在开发区上班,到芝罘区居住;在开发区居住,到中心区购物”的“怪相”。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快速提高开发区服务业水平刻不容缓! 为此,工委管委适时确立了新的发展“坐标”,提出并实施了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市化,加快建设创新型、现代化、靓丽文明滨海新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勾勒了一幅以大型综合体带动辐射、次第发力的发展蓝图,在发展工业产业的同时,开始向产城融合的方向进发。 在这一蓝图指引下,开发区城市综合体次第绽放,高度被不断刷新,引领全区的服务业向更高层次、更高品位、更高质量转调发展。 从天马广场顶楼向西俯瞰,长江路南侧,130米高的星颐广场、150米高的富饶广场,以及路北侧的130米高的中信大厦;再向南,沿衡山路两侧的衡悦广场、万行中心、万达广场、150米高的正海广场等高楼“挑”起天际线的最高波峰。 “以长江路为横,以衡山路为纵,一横一纵勾勒出‘T型’CBD。目前,仅‘T’字型区域内就有16栋超百米高楼,最能体现‘W’形的天际线空间意向。”区住建局开发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衡悦广场进场装修,12月下旬开业;万达广场12月23日正式开业运营;正海广场12月底交付;富饶中心广场12月底投入运营;万行广场项目主体已封顶;星颐广场已正式开业运营;永旺梦乐城项目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及安装工程施工……8大综合体陆续“绽放”,开启了开发区城市发展的崭新时代。 天马中心广场 图 / 李志勇 以长江路、衡山路、海滨路为轴心,结构更优、更具活力的现代城市经济体系,正成为带动全区高端服务业不断突破的强大助推器。 “随着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入驻以及日后的正式运营,开发区将形成区域新的热点版块和城市形象。”区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CBD内,将按照“重构、升级、整合、引领、提升”理念,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政务服务集中、花园式栖居的中央商务区,使之成为服务烟台、辐射山东半岛北部的区域商业中心,以及展示开发区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先导区和示范区,进而辐射、带动福山、芝罘、栖霞、蓬莱等周边县市区。 绘就新画卷 15.3公里“烟台最美海滩”耀世诞生 林带环绕,浓荫覆盖,景观密布,步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去年7月,经过历时两年的提升打造,开发区海防林成功“转型”滨海森林公园,并对外开放,成为市民最佳休闲之地。 上世纪60年代,在海防“大造林”中,金沙滩一带以刺槐、黑松及少许柽柳为主建设了5000多亩人工海防林带,然而,几十年饱受海风、海雾、风沙侵袭的它们,许多都“罹患疾病”。除了严重的病虫害,防护林中还累积了成堆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致使“绿色屏障”成了城市“疮疤”。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全区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的态度,工委管委决定对包括海防林在内的滨海区片进行综合提升改造。 秉承“立足保护、立足大众、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加强保护,建设生态、文化、快乐的浪漫海岸”理念,开发区启动全球招标,请全球“智脑”参与设计滨海景区方案。整个滨海改造的规划设计由全球设计领域排名第一的美国AECOM公司领衔;景观、交通、建筑、雕塑、植物等,分别由国内11家高水平设计公司承担。 从2014年起,开发区不惜重金,投资15亿元,打造了5.5平方公里的滨海休闲公园,重新焕发了这片海滩和防护林的活力,使之成为“烟台最美的海滩”。 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如今再入其中,条条林间小路贯穿林带,东西两侧红叶的小檗,黄叶的金叶榆,火红的石榴;树下深蓝的鸢尾草,黄的是大花金菊,曲径通幽,清芬淡雅,从哪个角度看都有好景致。在保证对防风林老树种全面更新的同时,利用防护林既有空地,设置了保育区露营地、探索森林、野餐林、迎宾广场、花飨广场、乐活公园等11个主要活动空间,同时建设停车场28个。 亮点不止是海防林。区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起夹河西到平畅河,区内有近46公里海岸线。其中滨海景区岸线全长15.3公里。自东向西依次设计了“海、沙、浪、湾、泽”五大主题功能区。沙丘之风广场、滨海公园、城市规划中心、五彩步行长廊等标志性景观节点都已经投入使用。 美景如画,又不仅仅是画。人在景中,人景互动是滨海区片设计的一大亮点。在滨海区片改造提升中,开发区特意打造了城市慢行系统,道路分离慢行车道与机动车道,让人们充分地享受与海、河的和谐共处。与此同时,森林公园里的活动广场、健身器材、景观小品等项目林立,使滨海区片成为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滨海区片这15.3公里已初步成型。向西,是八角和大季家,八角区片按照定位未来发展高端商业、商务、生态居住、旅游休闲以及居住区,大季家片区则定位为海港景观。”区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规划推进实施,开发区海岸线将显现出浩瀚磅礴的大气之美。 滨海区片改造,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对旅游业等高端服务业的拉动。 作为曾经游客眼中的旅游中转站,过去到开发区的往来游客大多经而不宿,或西行或东进。美丽金沙滩的阳光、海水、沙滩挽留不住游客匆匆的脚步,只能在相机中留下一个个或瑰丽或旖旎的剪影,令人惋惜。 如今,在绵延约16公里的海岸线上,一字摆开了多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37度梦幻海、喜来登、希尔顿、万豪等在国际旅游及酒店行业具有极高品牌知名度的高端服务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以金沙滩公园为轴心落户开发区,使滨海一带成为集办公、酒店、商务、旅游、特色风情街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如果说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是先决条件,那么管委对滨海区片的改造和投入,则是定音之锤,使开发区更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催生了旅游业的蝶变。”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在烟台各县市区住宿设施接待持证住宿游客统计中,开发区入住旅客数量持续攀升,走在了全市前列,其中境外旅客数量全市排名第一,占烟台总接待量的半壁江山。 创出新格局 引进10多家知名施工企业提升城市品质 “城,所以盛民也。”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开发区做好城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城市更美好,是开发区城建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则是开发区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尺。 作为城市的骨架,道路与人民群众的出行息息相关。东区道路已建成使用多年,大部分道路和管线不同程度存在破损老化、负荷不足等问题,使用功能大幅下降。为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按照“提升东部、完善中部、拓展西部”的总体思路,管委决定对东区基础设施进行逐步改造提升,每年安排改造2-3条主要道路。自2014年开始,逐步实施了五指山路、黄河路、珠江路、嘉陵江路、昆仑山路、沭河路等10条老旧道路改造,改造总长度约25.4公里。 2014年,黄河路、五指山路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也拉开了开发区道路改造提升的序幕。道路改造过程中,先是对道路断面进行了优化调整,例如,黄河路和珠江路快车道由双向四车道调整为双向六车道,嘉陵江路由双向两车道调整为双向六车道。同时设置交通导流岛、路口展宽渠化、港湾式公交站等,提升了通行能力;提高道路结构设计标准,对路基进行换填加固处理,沥青面层采用SMA新工艺,改善道路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再是提升了道路景观效果,两侧人行道采用花岗岩铺装,道路中央和两侧绿化带精心打造,路灯和公交站厅等附属设施均为高标准专业设计制作。 黄河路、五指山路、珠江路、嘉陵江路……随着道路改造工程的连续开展,一条条主干道路迎来蜕变,成为百姓的通衢大道、景观大道、幸福大道,连接着人们舒适、便捷、平稳的生活。 道路,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轨迹,集萃着整座城市智慧的精华。当它们一天天延伸,一天天宽阔,组成新的坐标轴漂亮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也带给我们以启迪———毕功所成悦民心,需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把项目做成精品———“我们如果还不提高格局和水平的话,那我们的城市建设水平将继续在较低层次徘徊。”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要使道路改造真正实现质的提升,必然需要国内专业的一级施工队伍。为此,东区道路改造工程中,开发区面向全国招标,选择了济南城建集团和北京市政四公司两家企业施工,这两家市政公司资质高、实力强,具有承建大型市政工程的成功经验,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改造施工中,大量采用污水管顶管、基层混凝土侧模、路面检查井加固等新技术、新工法、新工艺,不仅缩短了工期,还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使精品工程成为现实。 执行高标准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道路改造提升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采用半幅封闭道路施工,沿线路口设置交通导行指示牌,保证交通顺畅;全线设置围挡和护栏,安装临时照明设施和交通信号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行车安全;采取覆盖裸土、临时硬化、高频度清扫、洒水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居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 锱铢必较的节约理念在道路提升改造过程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道路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将拆除的人行道板全部打包封装入库,用于其他道路建设,对需要搬迁的绿化植被和行道树放线测量,统一调配,用于其他道路绿化;经过对设计细节反复论证,将运行状况较好的管线予以保留,人行道尽量采用本地石材,节省财政资金。 严谨科学的施工改造,带来的是行走途中的美好感受:沥青路面,观感舒服,行车平稳且几乎没有噪音;路面、路灯、绿化带立体呼应,相映成画;远近高低,无论哪个角度看过去,改造提升后的道路都一样“好看、好用”;大小乔木错落有致,保障条条大道四季常青,就像一条条“翡翠项链、景观视窗、森林廊道”,形成“人在林中、林在城中,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感,使出行真正成为一种享受。 通过招大引强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理念,也体现在住宅项目开发中。 近年来,开发区以行业规范整治为主线,紧紧抓好行业规范引导,促进建设行政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同时,坚持提高城市形象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瞄准品牌龙头地产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抬高门槛,引入了中国新兴、中建五局、中建六局等高品质施工单位及万科、万达、中粮、越秀等国内知名地产商,通过成片开发、高水平规划设计施工,一个个靓丽、现代化的建筑组团快速崛起,打造了宜居、宜业、宜商的居住环境。 据统计,开发区现有住宅项目中,由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承建的达到了10多家之多:万科、万达、中粮、越秀、永旺、富力、中海、招商、中建、联想,这些企业累计在开发区投资达190亿元,建设规模达433万平米。 10多家知名地产商汇集一地,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区东改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区内的住宅建设水平还停留在‘小家碧玉’的层次,如今随着开发区经济的不断飞跃,各大地产商纷纷抢滩开发区,一座座新建小区,既保证了居民居住的质量,也提升了区内整体的环境。” 高水平施工单位和知名房地产商的进入,在全面提升开发区建设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本地企业水平的提升。例如,在万科城项目的引领下,开发区花溪径小区项目、中节能·聚创新城项目相继采用预制楼梯、空调板、住宅精装修等现代化工艺,在保证项目品质的同时,实现了绿色环保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