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书香烟台 查看内容

沧海桑田话长岛

2018-7-11 08:42| 发布者: sun| 查看: 1186| 评论: 0

摘要: “九丈崖”就是“沧海桑田”海蚀留下的杰作。图/袁克廷 长岛是我国唯一的海岛型国家地质公园。长岛县境内有“大的区域性倒转地层”的地质构造现象,岛屿上近水平产状蓬莱群石英岩和砂页岩并非正常地层序列,表明 ...

“九丈崖”就是“沧海桑田”海蚀留下的杰作。图/袁克廷

 

 
长岛是我国唯一的海岛型国家地质公园。长岛县境内有“大的区域性倒转地层”的地质构造现象,岛屿上近水平产状蓬莱群石英岩和砂页岩并非正常地层序列,表明地层产生了大规模的紧闭褶皱,出露于地表的地层应为褶皱倒转翼。
现代地质工作者根据长岛周围的人类古遗址、海底海岸地貌、化石分布等材料,揭示出了长岛的3次沧海桑田的历史变化。几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期,中国地质版图上没有渤海湾。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中间的长山群岛连接在一起,叫“胶辽古陆”。
大约距今10万年的“第四纪”以来,长岛开始了3次的“沧海桑田”。
第一次是“沧州海侵”。第四纪冰川末期气温变暖,两极冰盖和高纬度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滔滔海水漫过海岸线一直推进到现在的河北沧州一带。陆地生存的古寒带动植物纷纷消失,海水中生存的牡蛎等开始在长岛海域“安家”。大约距今7万年时,又一个冰川期到来,大地重归“高天滚滚寒流急”,长岛又成为了大陆。那时海平面比现在的要低百米以上。
第二次是“献县海侵”。距今大约三四万年前,第二次冰川期结束,出现了因为海水推进到今天的河北献县附近的“献县海侵”。这个时期,长岛群岛中只有少数能够露出水面:喜欢在寒带生活的猛犸象就是那个时代来到了现在长岛海域生活的。
最后一次的“沧海桑田”发生在距现在一万年前左右,因为气温变暖海水再次漫溢入侵到现在的河北黄骅一带,被地质学家命名为“黄骅海侵”。
在长岛,著名的“九丈崖”就是“沧海桑田”海蚀留下的杰作。在距离海平面七八十米高的崖壁上可以看到当年的潮汐带留下的贝壳痕迹。
上一篇:长岛有多少岛?下一篇:南长山岛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5-4-30 15:40 , Processed in 0.030917 second(s), 1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