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关注 查看内容

点赞烟台“国际范儿”—— 全国媒体行聚焦首批开放城市烟台

2019-3-5 11:23| 发布者: sun| 查看: 1018| 评论: 0|原作者: 文/杨春娜

摘要: 开放的烟台,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 8月7日下午, “聚焦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烟台”全国媒体 ...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烟台开发区完成了从农村向工业城区、从带头发展到带动发展、从制造中心到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 图/小草


开放的烟台,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 8月7日下午, “聚焦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烟台”全国媒体行活动正式启动,烟台市副市长张代令出席了启动仪式,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的负责同志介绍了烟台市对外开放情况。韩国京仁放送、亚洲经济新闻社、香港经济日报、香港商报、香港文汇大公集团、人民网、中国日报等海内外30余家重点新闻单位的媒体记者应邀参加了媒体行和启动仪式。 

烟台因海而生、依海而建、凭海而兴,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开放是烟台最浓重的底色、最靓丽的本色和最鲜明的特色。在为期两天半的集中采访中,由各类媒体记者及摄影师组成的采访团,深入到芝罘区、开发区、高新区等企业,零距离地探访开放中的烟台,借助各类平台深入宣传报道,全面宣传展示烟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仙境海岸 鲜美烟台”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点赞烟台速度

沿着烟台开放发展的脚步,8月8日—9日,“聚焦首批开放城市—烟台”全国媒体行走进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探寻烟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在开发区规划展览馆,海内外记者们详细了解了烟台开发区从农村向工业城区、从带头发展到带动发展、从制造中心到区域经济中心的历程,由衷地为“开发区速度”点赞。

国家级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可谓与烟台的开放同步,1984年5月4日,烟台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级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烟台开发区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成绩单:以烟台市1/4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1/5的GDP,近1/3的工业产值、利用外资和税收,1/2的进出口,烟台市现代化经济中心建设日新月异。“3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一片荒沙滩发生了沧桑巨变,一片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崛起在黄海之滨。”香港经济日报记者王斌老家就是山东,不住地感叹开发区的变化之大。

在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采访团记者们领略到了胶水的神奇———3克胶,能拉动百吨的火车前行!而1987年落户烟台的汉高乐泰是当时山东第一个世界500强项目,随着开放的脚步,汉高乐泰也实现了跨越发展。

在张裕国际葡萄酒城看一颗葡萄如何变美酒,在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看一辆汽车的组装之旅,在烟台港西港区看一条输油管线如何在监控下运行,在烟台国际机场看起飞降落带来的繁华,在万华看聚氨酯的广泛应用……每到一处,采访团成员都认真采访,记录开放发展中的烟台脚步。

昔日的一片荒沙滩发生了沧桑巨变。 图/徐建彬


在张裕国际葡萄酒城看一颗葡萄如何变美酒。 图/小草


在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看一辆汽车的组装之旅。 图/烟外宣

传播更多“烟台声音”

“改革开放40年,领航烟台再出发”、“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化经济中心崛起之地”、“上汽通用东岳带动千亿汽车产业集群”、“安全健康环保,汉高乐泰稳居烟台制造业改革发展龙头”、“张裕:烟台葡萄酒业发展亲历者与见证者”、“烟台港西港区彰显强港风范”……一路走来,关于烟台发展的点滴陆续在各大媒体平台刊发,这座活力十足、充满魅力的海滨城市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三大核心之一、获批“一带一路”海上重要节点城市、国务院批复设立中韩(烟台) 产业园……在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叠加的带动下,烟台的对外开放将实现更大跨越式发展。近40年的发展蝶变,港城走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一次次刷新的“烟台速度”、“烟台高度”让这座滨海小城崛起,“烟台制造”行销世界。接下来,我市将围绕中韩产业园发展、外贸转型、跨境电商等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服务外包、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等国家试点,为开放发展赢得更多支持、创造更好条件。

搭建交流合作新平台

烟台开放是在探索起步中开启征程,在顺应潮流中迈开脚步,在抢抓机遇中奋力向前,在新常态下再启新征程。采访中,不少媒体记者惊叹于烟台开放取得的成就,也点赞这背后敢为人先、砥砺奋进的烟台精神。

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来自香港文汇大公集团的记者胡卧龙详细询问了蓝鲸1号的建造工艺,以及蓝鲸2号的建设投产情况,感叹着“烟台造”的先进技术。

在绿叶制药,长效靶向制剂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而研究人员在每一项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付出与坚持,同样令人动容。

一幅幅图片,一帧帧影像,将开放的烟台展示在世界眼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烟台开启了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征程,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抢抓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建设重大机遇,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驰而不息抓开放促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
采访过程中,媒体记者还仔细了解了烟台市今年以来出台的双招双引、会展业发展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政策文件。“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做好宣传推广,让更多人知晓、让更多人受益。”烟台市商务局局长刘森说,烟台还将围绕中韩产业园发展、外贸转型、跨境电商等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南山乙烷综合利用、新能源汽车整车等重大项目,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服务外包、跨境电商综试区、市场采购贸易等国家试点,为未来开放发展赢得更多支持、创造更好条件。

“读秒效率”获点赞

在口岸服务中心,采访团成员见证了通关进入“读秒”时代的烟台效率。目前,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覆盖烟台全部企业,所有信用等级企业均可适用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将审核、征税、验放等流程一并电子化,让进出口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申报,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通关手续,系统判别的低风险货物更是实现了“读秒放行”。

在高新区创业大厦,在中俄科技创新园,媒体记者深入了解园区运营情况,深入到代表性企业采访,深刻感受到,良好的政务服务软环境,成为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今年烟台开展的“3545”专项改革,大力精简环节和流程,全面压缩办理时限,到下个月,在烟台新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可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45个工作日内完成。在当前越来越注重时间和效率的背景下,烟台“一次办好”和“放管服”改革都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接轨世界赢得机遇

“触动我的除了烟台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还有越来越接轨世界的国际范儿。”采访中,一位媒体记者的说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持续改善的对外开放营商环境,让开放发展的生态更加优化,而持续强化的对外开放载体阵地,让开放发展的支撑更加坚实。

在1861创意产业园内,来自韩国的京仁放送的记者金萬洙找到了“家”的感觉———随处可见的韩国元素。烟台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以中韩文化创意产业园为核心的一批文创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朝阳支柱产业,不仅实现了当地的文创产业聚集,更打造了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文创硅谷”。目前,园区载体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数量、效益日益增长,已发展成为包含动漫影视、数字媒体、游戏研发、广告策划、创意设计、艺术创作、非遗及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

中韩文化创意产业园为核心的一批文创产业已成为朝阳支柱产业。 图/烟芝宣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5-4-30 18:20 , Processed in 0.039403 second(s), 1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