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特别策划 查看内容

2021烟台锐变!

2022-3-1 09:2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91| 评论: 0

摘要: 烟台,一座碧水青山、蓝绿交织的生态之城。 图/小草1-18一座面向未来、活力四射的科创之城正在拓进!一座多元发展、欣欣向荣的产业之城正在崛起!一座碧水青山、蓝绿交织的生态之城正在闪耀!这座城市就是——山东· ...

烟台,一座碧水青山、蓝绿交织的生态之城。  图/小草1-18

一座面向未来、活力四射的科创之城正在拓进!
一座多元发展、欣欣向荣的产业之城正在崛起!
一座碧水青山、蓝绿交织的生态之城正在闪耀!
这座城市就是——山东·烟台。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烟台奋楫争先。
如果细细分析它的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就会发现:
是科技创新的引领发展,撑起了烟台奋楫争先的“脊梁”;
是重点项目的提速增效,点燃了烟台奋楫争先的“引擎”;
是双碳领域的突破探索,注入了烟台奋楫争先的“底气”。

科创之城 蓄势跃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科技成果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创新活力。
2021年,烟台又斩获了四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奖是目前国内最高的科技奖项。从设立以来,烟台就成了获奖专业户,登海种业的高产玉米、万华化学MDI、丛林万吨挤压机等项目曾四次获一等奖,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烟台海参、烟台苹果等,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特色产业和发展方向。  图/小草

纵览历年来烟台所获的国家科技奖,从海中的海参、扇贝、鱿鱼到陆上的烟台苹果,从葡萄美酒到农产品深加工,从“创新好药,烟台制造”到“数字赋能,智领未来”,涵盖一二三次产业,涉及乡村振兴、海洋产业、工业制造和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不仅体现了烟台科技的硬实力和辐射面,还彰显出这座城市的特色产业和发展方向。
2021年10月28日,山东省政府向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交付了中国第一台完整知识产权的雪蜡车。首台中国造雪蜡车的“娘家”就是烟台。这台雪蜡车由山东省10多家企业单位联合研制,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汇聚了山东汽车制造、工业设计、电力电子等多领域的科技力量,是“山东制造”“烟台智慧”的结晶。
2021年夏天,云南十几只大象北上“旅游”的故事引发世人关注,烟台黑科技在保护人象安全过程中大显身手。来自烟台开发区的艾睿光电生产的红外探测器,可以在黑夜里也透视观测大象的行踪轨迹,为全程保护大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样的创新产品,这样的突破故事,在烟台几乎每一天都在上演。
飞天、下海、钻地、高铁、新药……每一项前沿技术领域,每一桩科技新成就,常常会看到烟台企业、烟台企业家的身影。神舟十三号、海上发射火箭、C919大飞机、核电、风电、锂电池技术、石油开采、海洋牧场……“大国重器”频现“烟台元素”。
“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烟台在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方面,屡屡有创造性突破。以万华化学为例,拥有行业唯一的国家级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化工新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近年来,万华突破关键技术19项,包括5项全球首创技术,5项国际领先技术,4项填补国内空白技术,5项 “卡脖子”技术。
龙口市阳光模塑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它依托自主研发的注塑用高精度模具,生产纺织机械电子提花机核心部件电磁阀,技术更领先、精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打破了欧洲一家企业的技术壁垒,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目前成为该领域国内头部企业,印度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烟台,碧水青山、蓝绿交织的生态之城。  图/小草

迈向“十四五”,科技创新实力是烟台新一轮发展的最大底气和最重要支撑。
高新区东部,昔日的海经大厦,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改造施工。完工后,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将入驻。这是烟台市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烟台分所基础上,引进的又一重要医药科创平台,建成后将带动周边区域崛起中国“北方蓝色药谷”。
烟台市注重科研机构引进和科创平台载体建设,以科研机构和科创平台招引项目,聚集产业。“我们根据中共烟台市委‘1+233’工作体系部署,紧扣产业链部署前沿技术研发,突破产业性关键技术,让高能级的科创平台成为创新的策源地。”烟台市科技局局长李勇军表示。
烟台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科技型企业“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目前烟台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68家;省级独角兽6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2家、重点“小巨人”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6家、隐形冠军48家、瞪羚企业139家,均居全省前列。
2020年,烟台市26家科技领军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多亿元,实现净利润111.4亿元,实际缴税总额近31亿元,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迈向“十四五”,科技创新实力是烟台新一轮发展的最大底气和最重要支撑。   

图/小草
产业之城 奋楫扬帆
重点项目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对于一座志在区域竞争中赶超进位的城市而言,其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时值深冬,寒意渐浓,行走于烟台,处处涌动着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热潮,一批代表未来发展的“四新”经济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2021年是烟台大奋进、大提气的一年,提出一系列全局性、引领性前瞻战略,能否把烟台这股强劲的发展势能、节奏,顺利推向2022年,项目建设至关重要。
2021年11月18日下午,山东副省长、烟台市委书记傅明先主持召开重点项目调度推进会议,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集中力量突破绿色石化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八角湾人才集聚区规划建设、海洋牧场建设等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任务,坚持苦干、实干、拼命干,头拱地、往前冲。
2021年11月19日上午,烟台市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两周年推介活动。一上午的活动,紧锣密鼓,务实高效,市区联动,山海呼应,号角铮铮,催人奋进。在年底举办这么大规模的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活动,是烟台首次。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效果图。(资料片)
2021年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成立两周年。“自贸烟台”推介是当天的重头戏。两年多来,自贸烟台紧盯“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全面深化制度创新,平均每5天推出1项制度创新成果、累计达到147项,平均每天落户3个外资外贸企业、累计新增企业1万多家,在全市千分之二的土地上创造了1/3的实际外资和近1/2的外贸进出口,自贸区既当“试验田”又当“高产田”,既是“测试场”又是“加速场”,赋能效应持续释放。
2021年11月28日上午,龙口市西海岸,2号岛上,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誓师大会在这里举行,这个备受各界瞩目的山东单体最大工程,全面提速。
2021年以来,全市上下克服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多重挑战,把项目建设作为“六稳”“六保”的压舱石,提振精神、鼓足干劲、集中攻坚,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批省级重点项目也跑出了烟台加速度,干出了烟台高质量。
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115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达到100%,当年累计完成投资742.6亿元,投资完成率超过100%,开复工率和完成投资均居全省首位;394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98%,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532.8亿元,投资完成率超过100%。
当前,正值谋划明年工作的关键时期。2021年,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梳理了明年投资5000亿元以上的项目盘子,将为落实“三个走在前”提供强力支撑。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项目招引,热力四射。一个项目就是一股新的发展力量,万千优质大项目汇聚成澎湃新动能。狠抓项目建设,烟台从未像今天这样显得如此迫切。
双碳之城,邀约世界
站在绿色转型发展重要风口,烟台人勇立潮头。
烟台是全国最早开展双碳领域前瞻思考和突破探索的城市之一。2021年10月19日-21日,“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举行。烟台双碳实践现状、自然条件、产业基础、行动计划、项目清单接受检阅,全球全国双碳领域的最新资讯、最新技术、最新思考在烟台集中展示、碰撞。烟台率先提出,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打造全国清洁能源桥头堡,争创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
论坛上,中共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发布了《双碳驱动中的烟台机会》,详细阐述了烟台在双碳领域的发展情况、下步规划和机会清单,向世界发出盛情邀约:“烟台勇当碳达峰碳中和的排头兵,欢迎四海朋友参与烟台双碳发展。”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高度评价烟台双碳发展,他说,烟台智能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坚持系统观念,广泛摸底、深入调研,提出围绕率先建设智能低碳城市目标,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基地,着力优化全域能源网、交通网、智慧网、市政网、生态网等低碳基础设施,着力推进低碳产业园区和居民社区示范建设的工作思路,是对我国城市领域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探索,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空间。
对于烟台来说,双碳转型可谓抢道、换道之战。烟台已经在双碳领域进行了大量前瞻性思考和突破性探索,展现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敏锐的争先意识。

站在绿色转型发展重要风口,烟台人勇立潮头。(资料片)
在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烟台已经走在了山东省前列,形成了全省第一的清洁能源规模体量。2020年,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50.8万千瓦,占全市能源装机总量45.5%,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海阳核电一期工程自2018年10月投运以来,累计发电556亿度,相当于节约标煤16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393万吨。2021年9月13日,半岛南4号风场首批风电机组顺利并网,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零的突破”。海阳核能清洁供热工程首开国内先河,2021年具备450万平方米的供暖能力,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双碳探索,烟台先行。(资料片)
双碳探索,烟台先行。2021年以来,烟台一系列举措紧锣密鼓,创新举措不断加码。组建山东碳中和发展集团,成立山东省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建设“一谷一区一岛一港”低碳样本,打造丁字湾“双碳”智谷,中心城区规划建设“3060”创新区,在长岛建设全国首个国际零碳岛,建设北方风电母港;大力推动核、风、光、氢、储等一体化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家电投集团宣布把核能总部迁入烟台,建设两大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基地,打造千亿级核能上市公司;依托蓬莱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和海上优势,大力发展风电;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降碳减排双赢……这些都将为烟台增添更多的底气、更多的绿意。
烟台市高度重视规划引领作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以烟台市全域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国内首个城市全域《智能低碳城市规划》,首倡“系统优化、五网融合、单元支撑、项目协同”16字令,呈献城市低碳转型的“烟台方案”。
在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上,双碳板块扮演着重要角色。烟台双碳机会清单巨大,目前已形成省级市级与双碳相关的重大项目七大类、93个,总投资规模预计超过4000亿元,包括高端化工、新能源高端制造业、低碳交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绿色智慧矿业、生态治理和环保产业等领域。
烟台拥抱双碳新经济,大幕徐徐开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作为山东经济强市“三核”之一的烟台,将坚决扛起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打头阵、当先锋、上层次”重任,锚定“1+233”工作体系,向着建成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进发!

烟台,一座面向未来、活力四射的科创之城。  图/小草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19 07:39 , Processed in 0.030927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