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鼓是产生于胶东半岛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广泛流传于胶东半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胶东大鼓是产生并流行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的一种曲艺形式。最初是盲人走街串巷、求生糊口唱的小调,被称为“瞎子唱“盲人调”,所演唱的曲本包括《姜太公卖面》《韩湘子讨封》等民间传说,他们将节子板绑在左腿上,靠腿的颤动打板击节,自弹三弦演唱。后因袭用鼓书、三弦等与其它鼓书相同乐器伴奏,故称“大鼓”,流传何地就以何地命名,如“福山大鼓”“蓬莱大鼓”等。由于在当时并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于是盲人们的演唱便成为当地百姓一天劳作之余的最大消遣。 最早演唱盲人调的盲艺人有乾隆年间荣成的刘学义、莱阳的徐尚厚,道光年间福山的刘行有,同治年间黄县的丁戊辰,光绪年间蓬莱的杨大田等。如果按刘学义出现时推算,胶东大鼓产生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它的传统曲目较为丰富,短篇书目有《刘伶醉酒》《三渡林英》《大螃蟹》《馋老婆》《吕蒙正教学》《谭香女哭瓜》《曹秀英卖文》,中长篇书目有《红灯记》《紫金镯》《进宝传》等较有特色。新作品《打青石岭》《半壁店战斗》《刘四翻身》《儿童英雄李大鹏》等较有影响。 由于胶东大鼓所具有的独特韵味,1923年,世界音乐大师克莱斯勒来到烟台,耳濡目染了胶东大鼓的神韵,同时也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随后,他创作的世界经典名曲《中国大鼓》,成为近百年来世界乐坛反映中国乃至亚洲的经典之作,让世人感受到了“最具民族性才最具世界性”的真正含义。 1943年,北海剧团梁前光编创了《打大黄家》《上营战斗》等优秀作品,梁前光所创新腔被誉为“梁调”。后来,“梁派大鼓”不但学习了蓬莱龙山店盲艺人任福庭的钢板功,还吸收了多种民间锣鼓和秧歌鼓点,形成了一整套唱腔鼓板结构,铿锵有力的钢板由慢到快、由快到急,具有极大的感染力。1949年,胶东文化协会根据这一曲种流行地域、语言特色、及由胶东各地大鼓合成诸因素,正式将梁前光的“梁派大鼓”定名为“胶东大鼓”。 一个最初由盲人演唱的民间曲艺形式,是怎样感染了世界音乐大师? 胶东大鼓大致分为南、北、东三路流派:南路主要流行在莱阳、莱西、海阳、即墨、平度、掖县及半岛中部栖霞等地,北路主要流行在蓬莱、黄县(今龙口)、烟台、福山、牟平等地,东路主要流行在文登、荣成、威海、乳山等地,各路派系唱腔不同,构成了胶东大鼓独特的音乐特色。胶东大鼓的形成既有对当地民歌、小调的广泛吸收和传承,又有从戏曲、曲艺乐曲的引进。伴奏乐器主要有小圆鼓、日月板、三弦组成,随着戏曲乐队的出现,逐步出现了坠琴、洋琴、二胡、京胡、四胡、三弦等多种乐器,具有高亢、起伏、婉转、热烈急促等特点。日月板为胶东大鼓所独有,其形状设置与胶东大鼓艺人崇信“天地人”三皇有关,称为天皇在上(日板),地皇在下(月板),人在当中。刘岩峰边说边右手执槌、左手打板,叮叮咚咚地演唱起来,只听得那鼓板声清脆响亮,错落有致,鼓套子花样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