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关注 查看内容

经略海洋,烟台蓝色梦想向海崛起

2018-7-19 10:29| 发布者: sun| 查看: 901| 评论: 0|原作者: 邹刚

摘要: 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多项海工平台国内、国际领先。图 / 谭富州 海洋是烟台最大的潜力、最大的空间、最大的动能。作为沿海大市,烟台横跨黄、渤两海,陆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8.14 ...

中集来福士建造的多项海工平台国内、国际领先。
图 / 谭富州

 

海洋是烟台最大的潜力、最大的空间、最大的动能。
作为沿海大市,烟台横跨黄、渤两海,陆域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8.14公里,海域面积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倍。
烟台所辖14个县市区中,有6市、5区、1县靠海,有全省唯一的海岛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岛县;分布岛屿230个,岛屿面积约67.98平方千米,占全省40%。海洋矿产资源富集,拥有煤矿、石油、天然气、砂矿、黄金等多种矿产资源,海洋矿产产值占全省的58.5%。
2017年,烟台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海洋工程装备与制造、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产业产值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烟台海洋产业门类齐全,拥有国家确定的12个主要海洋产业类别里面的所有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海上油气等。
烟台拥有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军航空大学等9家涉海高校院所落户烟台,中集海工院、杰瑞研究院等省级以上海洋创新平台81个,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海洋科技成果在烟台诞生。
在海洋装备类领域,中集来福士建成全球首座第七代双钻塔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一号”、“蓝鲸二号”以及国内首座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半潜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再次实现海工平台国内、国际领先;在海洋高技术服务领域,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累计引进海洋生物与医药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近100项,在孵中小微创新型创业企业60多家,成为“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烟台基地”。
目前,烟台市正在精心谋划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不断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向海而生、向海图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要搞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
为深入贯彻中央实施经略海洋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烟台市成立了海洋强市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市10个工作领导小组之一,提出将陆海统筹、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原则,构建“3+3”海洋产业体系,使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市经济总量位次相匹配,努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到202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300亿元,占全市GDP的31%。

海洋 烟台发展的最大优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作出“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重要指示。今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印发实施《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在调研全市海洋经济工作时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烟台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山海岛河泉俱全,海洋资源禀赋十分优越,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基础、有条件也有信心、有决心走在全省前列。
近期,围绕深入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做优做强做大海洋经济,烟台市委、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抓紧编制规划,以此引领海洋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经略海洋,烟台市首先从海洋港口谋突破,抓住山东省整合优化港口资源、推进现代港口群建设的重大机遇,统筹抓好西港区建设和老港区改造搬迁,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提高港口利用效率,加快建设一流港口。
对标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作为我国26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的烟台港,正集中突破西港区建设,加速推进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原油管道复线、LNG码头等工程建设,加快老港区改造,致力于打造我国重要的客滚装服务中心及面向东北亚的海上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船基地、游艇基地;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建设一个龙头港、发展多个特色港,打造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烟台市大力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一盘棋”统筹规划发展 。当前,正按照“建设一个龙头港、发展多个特色港”模式,调整港区功能分工、优化港区设施结构,加快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调整临港产业布局,使烟台港步入东北亚国际强港前列。根据规划,西港区重点发展铁矿石、原油液化、化肥、建材和为城市服务的煤炭等大宗散杂货中转运输,远期发展集装箱。芝罘湾港区主要发展集装箱、客滚运输、铁路轮渡、旅游等业务。龙口港区重点发展煤炭、以铝矾土为主的有色金属矿石、液体化工、粮食储运等中转业务和集装箱运输。莱州港区重点发展液体化工、地方建材、电厂煤炭、粮食等中转运输,并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其它散杂货提供服务,打造成为黄河三角洲龙头港。蓬莱东港区重点发展木材、对旅顺的客滚运输和对长岛的陆岛交通运输,同时保护好港口预留岸线和后方腹地。长岛港区主要发展陆岛交通运输和旅游客运。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全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方面,烟台正坚持以“四新”促“四化”,扎实推进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3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3大新兴产业,构建“3+3”海洋产业体系,使海洋经济发展努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高新技术是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基础支撑。做大做强海洋新兴产业,烟台将聚焦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支持中集来福士、杰瑞集团、巨涛重工、京鲁船业等骨干企业创新发展,建设开发区、高新区、莱山区、蓬莱市4个船舶与海工装备特色产业园区,发挥汇洋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海工装备制造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建设军民融合示范区,打造中国海工装备名城,并依托东诚药业、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等企业和孵化器,打造开发区、高新区两大海洋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突破海洋功能性食品、海洋生物抗菌肽筛选、海藻类海洋化学药物等技术研发,建设国内一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根据部署,烟台市把海洋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在保护、整治、提升三个方面下功夫。在海洋保护方面,修订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落实更严格的生态红线管控措施和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确保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保持40%以上。全力支持长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积极争创国家海洋公园,推动长岛在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上做标杆、树样板、创品牌。以更长远的眼光抓修复,完善生态修复长效机制,加快实施海洋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构建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海洋工程区域限批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湾长制”“港长制”和“岛长制”,推进海陆统筹、湾区统筹、河海共治,为实现海湾、海港、海岛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大潮澎湃起,扬帆正当时。当前,海洋强省建设大潮已起,大势已到,烟台正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精准把脉、精准施策,用更大的决心、更积极的行动关心海洋、开发海洋、经略海洋,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烟台贡献。
到2020年,烟台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50万标箱,建成世界一流强港。集中突破西港区建设。按照港口规划,西港区完成全部建设需投资约500亿元,建成后年通过能力达2.5亿吨、1500万标箱。加快老港区改造。按照规划,老港区保留客滚、客箱、铁路轮渡功能,新建国际邮轮母港工程、游艇码头,拓展金融中心、CBD、休闲娱乐度假等功能。当前,重点抓好芝罘湾港区散杂货及集装箱搬迁改造。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形成集铁路(包括大莱龙铁路、中韩铁路轮渡等工程)、公路(包括龙青高速、G18等工程)、航空(包括机场二期等工程)、管道(包括西港区至淄博原油管道复线、西港区至淄博LNG管线等工程)多功能运输于一体,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现代港口集疏运体系。

 
海洋经济体系:构建“3+3”海洋产业体系
在培植壮大现代海洋经济体系上加快突破,烟台推进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构建“3+3”海洋产业体系,使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市经济总量位次相匹配,努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到2022年,烟台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300亿元,占全市GDP的31%。

到 2020 年,烟台建成世界一流强港。 图 / 臧宏专

 

海洋生态保护:实施最严格生态红线制度
保护,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红线制度,划定生态红线区总面积4945平方公里。整治,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40个,整治修复海岸线约140公里。提升,积极推进烟台市、长岛县2个国家级和海阳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图 / 长岛宣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27 05:23 , Processed in 0.034331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