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粉丝名扬海内外,而“龙口粉丝招远造”却甚少有人知晓。 1995年版《龙口市志》载明:“粉丝最早产于招远,后传入黄县,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其集散于龙口,故称‘龙口粉丝’”。拂去历史的尘埃,正本溯源,龙口粉丝源于招远,盛于招远。 直至今日,招远依然享有“中国粉丝之都”的美誉,是全国最大的粉丝生产基地。招远所产的龙口粉丝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银丝悠长,牵情不断,丝丝连接五大洲的兴盛场景。 栾日娟,“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六代传承人。她痴心不改,秉承先辈们做粉丝“匠心厚德”古训,在 2012年初,筹建了国内唯一的纯绿豆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示范基地。在基地内,栾日娟选用上乘绿豆为原料,严格遵循古法工艺,经过烫豆、磨豆、过箩、去渣、上盆、兜粉团、打糊、采芡、漏粉、理粉、浆条、搓粉、晒粉等40多道工序加工制作纯绿豆粉丝。 这40多道工序,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匠心”:工人们将打好的糊和淀粉放在大盆中,四五人围着盆操作,各踏方步,步调一致,以手用力揉搅盆中之粉团,边揉边绕盆沿行走。在手的采揉之下,粉团在盆中不断鼓胀运转,不一会儿就变成匀称发亮的一团,这一过程叫“采芡”。 “采芡”之后,再将采好的面团分成小块放在底部有许多孔的铁瓢里,大铁锅盛水,待锅中水烧开之后,以扁拳敲打瓢中粉团,使之均匀流出落入沸锅煮成丝条,再以长筷挑出浸在冷水盆内。几经降温,待粉丝凉透用浆液浸泡一定时间后,用手反复揉搓,使粉丝条条疏朗,尔后选取不起尘的沙地为晒粉场,在微风吹拂的阳光下,晒出洁白、透明、细长而呈现均匀波曲的粉丝。 “浆里来,水里去”,这是人们对传统粉丝加工流程的形象描述。因其技术相当繁琐,非有丰富经验者不能为之。而随着经验丰富的粉匠师傅纷纷步入年迈,观看这样的“匠心出演”正变成一种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