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暖,龙口的村庄社区、街头巷尾,一群群人围成一圈,圈子中间是“送演出的”,过去人们叫他“戏班子”,现在是“戏迷俱乐部”“庄户剧团”。自2012年,一场以“‘幸福龙口’欢乐行”为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席卷龙口大地,许多草根民间艺术团“粉墨登场”,挑起了群众文化生活的大梁。 政府适时引导支持,为符合标准的戏迷组织挂牌命名为戏迷俱乐部,截至目前,该市已有戏迷票友俱乐部70多家。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戏迷票友的演唱演出水平,近几年来,该市还逐步将规模大、管理有序、能独立演出且演出水平较高的戏迷票友俱乐部升级命名为“庄户剧团”,使得该市庄户剧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龙口市共授牌春雨戏迷俱乐部、龙海戏迷俱乐部、同悟社戏迷俱乐部等29家庄户剧团,成员多达1500人,每年演出近5000场。本文选取三个不同类型的草根民间艺术团,窥一斑而知全豹。 爱好者带头,个体庄户剧团扎根乡里 兰高镇大张家村张玉莲在龙口文艺圈是知名的文化名人,15年来,张玉莲和他的老伴张仲元仅凭着对文艺的爱好,累计投入20万元购置服饰、设备等活动道具,并将门前和自家240平米的地下室改建成了活动场所,走进地下活动场,整个活动场四周整整齐齐、满满当当地堆积着活动道具,“天冷的时候,就在地下室家里活动,天儿暖和了,家门口就是大舞台,让村民一年四季都有娱乐场所 ”张玉莲介绍说。 张玉莲老两口热爱文艺活动在大张家村十里八乡都知道,2000年,夫妻俩决定组建自己的文艺活动队伍,把流落在乡间的文艺爱好者聚在一起自娱自乐。文艺活动队发展很快,短时间内就有了几十位文艺骨干,不但有本村的,周边郭家、吴家、文姜家等村的文艺爱好者也慕名而来。直到现在,形成了以大张家村为“总舵”,周边10余个村为分支的文艺活动片。 随着队伍的扩大、演出水平的提高,张玉莲老两口还开始自编自导一些节目,其中《美丽乡村》堪称经典之作,这个多次参加比赛获奖、赢得众人称赞的舞蹈,倾注了他们太多的心血。每年八月十五由老两口带头打造的文艺晚会成为大张家村中秋团圆的传统活动,张仲元夫妇成为了传播农村精神文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使者。 张玉莲的基层文艺队,不仅丰富了村里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村新风。如今,在大张家村,文艺活动取代了以往的扑克、麻将,传扬孝德、文明等价值理念的文化活动、文艺节目,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着农村文明新风尚。村民们敬重张玉莲老两口,盛赞从他们家播撒出去的是农村精神文化的种子,展现的是农村精神文明的枝繁叶茂。 社区支持,文艺团蓬勃发展 走进怡园社区活动中心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近70平米的宽敞、现代化舞蹈教室,伴着音乐,穿着表演服饰的中老年人正在排练节目。“社区非常支持我们搞文艺活动,不仅免费为我们提供活动场所,还支持鼓励我们外出参加文艺演出。”“俏夕阳”文艺团团长赵大姐介绍说。 怡园社区“俏夕阳”文艺团现有成员40多名,最大年纪72岁,全部都是来自怡园社区及周边社区的中老年人,在闲暇时间,凑到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一些文艺活动。文艺项目多以贴合日常生活的邻里关系、社会热点等内容为题材,自编自排包括舞蹈、秧歌、小品等多种文艺作品,在文艺娱乐、强身健体的同时,不忘宣传社会美德。“俏夕阳”文艺团开展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社区之内,还在文化广场、林苑公园一年四季组织广场舞、舞蹈活动,带动东城区老年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平日我们一般都是简单地排练下节目,娱乐娱乐,在节假日,我们也会出去参加一些商演,毕竟平时购置器材、服装需要一定的资金。” 赵大姐说。活动经费是文艺团开展活动的基础,“俏夕阳”文艺团走出社区参加商演,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推广社区文艺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商演补助自身文艺团发展,为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参考。 “俏夕阳”文艺团是龙口市推动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一个缩影。通过自给自足,不断带动怡园社区乃至周边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发挥带动作用,为全龙口市社区开展文艺活动做出了典范。 村委重视,尹村文艺活动长盛不衰 “2002年春节,我们村从外面邀请秧歌队到我们村表演,深受村民喜爱,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不组织自村的秧歌队呢。”尹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祥回忆说。很快,在村“两委”的积极发动下,2002年尹村有了自己的秧歌队。在秧歌队的带动下,经过近10多年的发展,尹村文艺团体不断壮大,现拥有秧歌队、舞蹈队、演出队、合唱队四个文艺队伍,发动村民400多人参加,覆盖全村300余户家庭90%以上。 尹村党员活动室内,墙壁上悬挂着尹村文艺团参加各类比赛的照片,桌子上摆放着比赛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奖杯。最令村民引以自豪的是2016年春节,山东卫视和山东农科频道全程录制并播放了尹村自拍自演的近3个小时、15个节目的尹村春节晚会。据了解,尹村文艺团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其中,在参加山东电视台组织的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中,荣获金奖;在龙口市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合唱比赛中,作为仅有的一个村级代表团,获得一等奖。 “自从村里文化活动丰富起来后,村风民风正了,邻里之间矛盾少了,赌博的没有了。”刘玉祥说,“老年人除了看看电视,其他娱乐项目几乎没有,村里在农闲、晚上组织一些文艺活动,老年人跟着年轻人扭扭秧歌、跳跳舞、登登舞台,不仅强身健体,而且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年轻了。”尹村村内还专门建设了一个500平米的舞蹈广场,村委出资购置了音响设备和道具,完善的硬件保障还吸引了周边村的群众前来活动,而尹村也大力支持周边村文化发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周边村文艺骨干,以骨干带动整村文艺活动开展,定期组织文艺节目交流,以交流促进村居和谐。尹村为鼓励文化薄弱村曹家村开展活动,免费提供活动服饰100多套,活动器材1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