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中国道教全真派主要创始人之一。 丘处机,金代登州栖霞(山东)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后赠号长春真人,中国道教全真派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道学家、旅行家、养生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玄风庆会录》《鸣道集》及《后祖全书》等。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金世宗召丘处机至燕京(今北京),问以至道,并主持万春节醮事;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由,下诏禁罢全真等教。明昌一年(1191),丘处机东归故里栖霞,修建了一处修道之所,金章宗皇帝赐匾额“太虚观”,即后来的太虚宫。当时,太虚宫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元代大文学家元好问,在《怀州清真观记》中称:“天下道院,武官之为冠,滨都次之,圣水又次之。”《甘水仙源录》记载,丘处机“明昌二年,东归栖霞,乃大建琳宫,赐其额曰太虚。气象雄伟,为东方道林之冠。”泰和七年(1207)章宗元妃赠给《大金玄都宝藏》一部,八年章宗赐所居观额曰“太虚”“泰和”。 800多年来,丘处机这位被称为“神仙”的道教领袖和他所建造的太虚宫,一直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位置,关于丘处机和太虚宫的美丽故事和传说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丘处机出世 很早以前,栖霞城北古镇都村南有个南菜园子,菜园西有一个仅有几十户的小村名叫丘家庄,在村西头住着一户姓丘的人家,男主人因病去世,女人带着一个怀孕的身子,靠邻居接济,艰难地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女人肚子里的孩子也一天天长大。转眼到了春节,家里还没置办年货,村民们便这家送一点,那家帮一点,总算把年过去了。过了十五,女人隐隐觉得肚子有些异样,知道孩子就要降生,于是赶紧做起了准备。 到了正月十九,天刚蒙蒙亮,女人的肚子一阵紧似一阵地痛,邻居的婶子大娘听到了动静也纷纷赶来,帮女人一把。到了10点多钟,孩子还没有生下来,天却忽然阴了起来,云越积越厚,天越来越黑,俨然一场暴雨即将来到。在山里干活的人都急匆匆地往家里赶,路上的行人也都找到了避雨的地方。 就在这时,从西北边匆匆奔来了两庭轿子,直向小村而来。刚到村头女人家的房前,没等轿子落稳,便从轿子里闪出一高一矮两个人来。只见他们一身官服,顶戴花翎,一应俱全,一看便知是两个身份显赫的朝廷官员。两人急步来到女人家门前,在门两边刚一站定,便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声响,接着黑云笼罩的天空亮堂开来,一团红光从眼前升腾而起,两位还没有回过神来,一阵异香扑鼻而来,接着便猛地传来一声清脆的婴儿的啼哭声。 两位站在门边正在愣神,从不远处便又传来了急促的吆喝声:“救火呀,起火了,快救火呀!”听到喊声,两人急忙闪出门楼,回头一看,只见红通通的一片金光正从身前的房顶升腾而起,仿佛是火光却看不到火苗。而随着婴儿哭声的减弱,房顶的火光也渐渐地暗了下来。 眨眼的功夫,村里人提着水桶,拿着脸盆从四处奔来。到了跟前,却都傻了眼:房子好好的,哪来的火呀! 这时,紧闭的两扇门突然打开,从屋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一边向人们招手,一边兴奋地喊道:“生了,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 听了老太太的喊声,人们刚提起来的心才松了下来。人们开始议论纷纷,这个说:“怪事,刚才还是一片火光,怎么到了眼前就没了呢?”那个说:“是呀,我活了七十多岁,从来没看到这样的事,太神奇了!” 天渐渐地晴朗起来,太阳也劈开云雾放射出万道光芒。在人们的议论声中,那两位官员模样的人一声不响地离开了。那个矮个子官员一边走,一边神秘地对那个高个子的官员说:“寒舍吐焰,异香扑鼻,红光盈天,这个孩子不简单!”那个高个子的官员听了连连点头,接着说:“能让咱俩给他把门,此人不凡!”说着两人上了轿,悄然离去。 要知道这两位官员是谁,他们是登州府下来巡视的两位三品大员。 要问这位神奇的婴儿是谁,他便是日后成为道教全真派重要创始人之一、被成吉思汗封为神仙、统领天下道教的一代宗师丘处机。 摸钱岩的传说 丘处机从小聪明好学,偏爱道学,立志学道救民。村庄不远处有两座神奇的山,一座叫公山,一座叫母山。那里松柏苍翠,云雾缭绕,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当时公山顶上有一座白云宫,那里聚集着许多有名的道人。丘处机闲暇里便到白云宫里向道人请教。在公山的腰间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丘处机有时便坐在岩石上读经习道。有一次,不小心一枚铜钱落入岩石下的乱石丛中。为了找到这枚铜钱,他沿着杂草丛生、怪石嶙峋的山坡,一直摸到沟底。等找到那枚铜钱重新爬上岩石的时候,丘处机累得双腿麻木,满头是汗。于是他想:要拯救民众于水火干一番大事业,必须要能够吃苦,磨练自己的意志。于是他又故意将手里的铜钱重新扔到乱石中,然后再次下去寻找。后来,他每天都要把铜钱丢了找,找了再丢,再后来就是白天丢了钱,晚上找。到最后竟练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把钱丢到沟底,一挥手钱便又回到了手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丘处机,便将他当年摸钱的石头叫作“摸钱岩”。 木井的传说 丘处机从龙门回到栖霞后,他决定建造一座规模比较宏大的道观,作为自己的修炼之处,这就是后来的太虚宫。 建造道观可不是那么容易。各地的工匠都到了,可是50多根木梁和200多根顶柱却仍没有着落。这可急坏了负责监工的徒弟,急忙找到丘处机。丘处机说:“这是小事,你们先盖着,等到上梁的时候我自有办法。”工匠们将信将疑。 第二天丘处机便没了踪影。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眼看墙要平顶了,却仍不见师傅的影子。 就在大家翘首以待的时候,丘处机却孤身一人回来了。工匠们正在疑惑时,他挥一下手说:“走,去取木材!” 丘处机领着工匠们来到旁边的一口井,对着井口大喊一声:“来了!”话音未落,只见一根两抱多粗的木头从井口里冒了出来,接着一根根的木头随着涌出的井水一根接一根地扯着手往外冒。眼前的一切把工匠们惊呆了,这时丘处机说:“愣着做什么,伙计们,搬木头呀!” 大伙这才如梦初醒,齐问丘处机是怎么回事。丘处机笑笑说:“咱这井连着江河湖海,要什么有什么,这些木头都是我从黄山、华山还有庐山调过来的。” 工匠们一听,个个服了丘处机,连声说:“到底是神仙呀!” 1-72800多年来,丘处机和他所建造的太虚宫,一直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崇高的位置。 图/李华 燕九节的传说 农历正月十九是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圣诞,丘处机去世后尸骨埋在白云观丘祖殿香案下石座内。传说丘处机死后不久,有人看到他,衣帽穿戴的和以前一样,等等。由此白云观就热闹了起来,就有了燕九节盛会。它的本意是“宴丘”,即用酒席祭祀丘处机,叫白了成了“燕九”。 传说十八日晚,丘处机或化身为士族官吏,或装成游人艳妇,或扮成乞丐,重返故居,谁有运气碰到他,谁就能祛病延年。于是,皇帝派人送来祭祀酒席,前来顶礼膜拜的人络绎不绝。道徒们在松树下构筑19座简易圆房,盘腿而坐,进行说法,都希望侥幸遇到道祖真师。有些人在观内彻夜不眠,或躲在僻静角落,期望会到神仙。清代《燕九节枝词》云:“正月十五燕九节,神仙肯授长生诀。只今留得白云观,峭寒遍地霜花结。”十九日,活动达到高潮,公子王孙高头大马,贵族妇女油壁香车纷纷涌来,贴着“闹娥儿”“入胜”等头饰,争奇斗艳。 栖霞的燕九节一直到1958年修长春湖时,村庄搬迁才自然废除。2005年,太虚宫重修后,燕九节重新恢复。 丘处机的传说是中国道教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同时,丘处机的道教思想在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中依旧能够看到他的影子,传说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睦和谐”“报国救民”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丘处机的故乡,认真挖掘、保护、开发丘处机的传说,更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