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烟台海阳,紫藤花备受青睐。老人们习惯唤它朱藤或藤萝,而书本里,我得知它学名紫藤,属豆科落叶木质大藤本。互生的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片长椭圆或披针形,基部圆润、先端尖锐;总状花序顶生或腋出,蝶形花冠多呈紫色、蓝紫色,亦有粉红、白色及重瓣等品种。每年四五月,家乡便化作紫藤花的王国。 唐朝诗仙李白的五绝《聚藤树》中,“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将紫藤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作为观花绿荫藤本,初夏时紫穗垂悬,繁花溢香;盛暑时浓叶覆架。如今我居住的城市,园林、湖畔、池边、假山旁,也不乏紫藤的身影,但比起家乡的紫藤,总觉少了份难以言喻的情结。 今年五一返乡与家人小聚,午饭后,我独自踏上那条既熟悉又陌生的水泥路——曾经的土路,在新农村建设中焕然一新。沿着南坡羊肠小道登上九头岭,俯瞰间,成片的紫藤花在身旁绽放。压抑的心情瞬间消散,整个人也随之振奋起来。漫步其上,仿佛置身无忧无虑的世界。 五月的家乡,杏黄、樱桃微红,桃、梨、苹果等果树硕果累累,压弯了枝条。远处田野百花虽已凋零,草木却愈发葱茏。南坡小道边、山坡上、沟壑里,一丛丛紫藤肆意绽放;院墙边的藤蔓,也爬满葡萄架。 儿时,我在山中初识紫藤花;后来在书海里,重新认识了它;随着年岁增长,更读懂了它的花语——沉迷的爱、执着的爱、浪漫的爱。紫藤花下,流传着无数浪漫的爱情故事。 在家乡,一直流传着一则紫藤花与爱情的故事。清朝末年,一位公子衣锦还乡,带回的朋友与庄园小姐一见钟情。次年春天,朋友专程拜访,亲手种下象征浪漫爱情的紫藤花树。故事的结局早已无人知晓,但那棵紫藤却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枝繁叶茂、年年花开,粗壮的树干诉说着岁月沧桑。每每听闻,总会让我想起七夕传说,想起《天仙配》《新白娘子传奇》《梁祝》《牛郎织女》等动人故事。 或许是被故事感动,或许是钟情于紫藤本身,自那以后,我便对紫藤花开的模样情有独钟,心中也始终萦绕着这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家乡的紫藤自由奔放,是万绿丛中的一抹浪漫。它不争百花之宠,却独得乡人喜爱。紫藤之美并非只存在于理想之境,它能绽放在家乡的每个角落,绽放在世界有爱的土地上,让爱传遍每个友爱的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