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鱼是经典家常菜,已成为烟台城乡普及率最高的集美食和名食与一体的菜肴。(资料片) 烹调技法简单是福山民间美食的基本特征之一。烹饪菜肴多采用炒、蒸、煎、炖、焖、熬、拌和烹、炸等技法,大锅、小灶都用,以大锅为主。 焖鱼是经典家常菜,起源于八角、芝罘岛一带渔民,后扩大到域内整个家庭和酒店、宾馆,现已成为烟台城乡普及率最高的集美食和名食与一体的菜肴。家庭焖鱼包括牙片鱼、片口鱼、鲳鱼、鲅鱼、鳎目鱼、加吉鱼和杂鱼(多种鱼在一起),其味道鲜美,香气四溢,颇受食客欢迎。焖鱼有整鱼焖,也有段焖、块焖,例如刀鱼(带鱼)、鲅鱼等;有面酱焖,也有酱油焖;有先油煎鱼,然后放上葱丝、姜丝和酱油、花椒、大料加水焖,也有先爆锅,兑好汤,放入鱼焖,还有先爆锅煸炒鱼,后加水焖等等。焖的技法不同,口味自然不同,但基本要领是一致的,即汤要阔,时间要长。这样焖好的鱼肉嫩、汤浓、色亮、味美。“千滚豆腐万滚鱼”,是民间提炼的焖鱼技法真谛。 福山民间做的菜历来鲜美可口,过去没有味精靠什么提鲜?聪明睿智的民众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烹调技法,除爆锅、炝锅、火候、时间等从根本上挥发出主副料自身的鲜香之气以外,还使用了大葱丝、芫荽(香菜)、海米和鹿角菜四种主要提鲜材料,把不同菜肴的鲜味提高到了极致。这些材料有的作“青头”使用,不仅提鲜,还在点缀美化菜肴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青头”就是根据需要把香菜、韭菜切段,在菜肴出锅前放入,再淋上香油,即使菜肴美观漂亮,香气袭人。 在食材的用法上,根据其性能和菜肴、主食、小吃的特点,多种方法使用: ——鲜食。使用新鲜的食材加工食品营养丰富、鲜嫩适口是大家的共识,福山民众尤其重视时令蔬菜和时令海鲜的使用,包括头刀韭菜、香椿芽、冷水片口鱼、开冰梭鱼、桃花虾和“过了谷雨吃杂鱼”、“豆黄蟹子麦黄鳖”等等,就连小麦面、玉米面和高粱面都讲究当年的、新鲜的、现磨的。并讲究食材的精选,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沿海村庄,鱼货刚下船就要买回家下锅。肉馅、素馅和三鲜馅水饺是中国北方的普通主食,无特色可言,而福山沿海村庄用牙片鱼、鲅鱼、燕鱼包的水饺绝对是特色。尤其牙片鱼水饺:将新鲜牙片鱼洗净,去掉鱼头、骨和皮,剁成鲜嫩洁白的鱼泥,点缀韭菜后调味,用薄薄的面皮,包出个头大的饺子,煮熟后咬一口感觉集嫩、鲜、香、醇等美味之大成,再蘸上蒜泥,确是绝无仅有的美食。 ——咸食。过去没有冰箱等保鲜设备,民众就变着法把二次加工的食材变成美味,咸菜、咸鱼就是其中之一。秋后,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咸菜,有芥菜疙瘩、萝卜、雪里红和芹菜等,用作冬天生食、熥食和炒食,都是下饭的上好菜肴。腌芹菜时加入适量虾油,更是脆鲜适口。黄渤海渔汛期,民众除了吃鲜外还要腌咸鱼、虾蟹等,虾蟹磨好后腌咸,加鸡蛋等副调料蒸食或炒食鲜美可口。咸鱼分两种,一种是将片口鱼、鲅鱼、鲐鱼和小杂鱼腌后晒,边晒边用海水涮,蒸食后鲜香味扑鼻;一种是“烂翻身”,即将鲐鱼、黄犍鱼等腌后装坛发酵,然后加调料蒸食,其特点是闻臭食香,口味独特,回味无穷,极易上瘾。现在,尽管保鲜设备已经普及,但是咸食习惯仍在延续。 ——干食。民间干食的菜肴很多,就是把蔬菜、海鲜和加工的肉食晒干,后水发加工食用,例如萝卜干、豆腐干、茄干、菜缨干、地瓜干和鱼干、虾干等。“花鱼”是“福山大菜”和火锅的必用原料,基本做法是将深冬的劳子鱼(鳐鱼)买回来洗净腌好,挂在背阴面晾干,春节前取下用水发开,切段加盐裹上面糊炸好备用,待做大菜和火锅时放入,主副料兼备,使大菜和火锅口味清鲜。秋后,民众将小白萝卜洗净切条或大萝卜切螺旋状腌,然后晒干,吃时先用水发开,再沥去水分,加酱油、盐、味精和辣椒粉,滴上香油拌匀,即成一盘美味小菜——艮瓜子。 民间的冻食以冻豆腐为最。 (资料片) ——冻食。民间的冻食以冻豆腐为最。春节前选择天气最冷的日子,将自做或买的豆腐切块,放到室外冻成冰块,然后用热水浸泡软,挤出浆汁,再放到太阳下晒干备用。经过加工的冻豆腐,孔大蓬松,极易吸湿入味,做大菜和吃火锅时放入,所有的味道都浸入冻豆腐中,吃一块就味蕾大开,欲罢不能。民众有过年“打冻”的习惯。小年过后,把自家养的大公鸡杀了,合上两个猪蹄炖好,调味,再端到凉地方凝4—5个小时,一盆鲜美可口的凉食菜肴就做好了。福山民间“二月二”家家户户吃嘣豆。嘣豆是用大豆做的:精选大豆用水膨胀后夜间在室外冻透、晒半干,裹上糖糊,炒好的嘣豆香甜酥脆,深受年轻人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喜爱。 美食美味巧搭配 福山民间美食不仅强调烹调原汁原味、鲜嫩可口,更重视主副调料和饭菜之间的“对味”,使之巧妙搭配,相得益彰,吃出营养、美味和独特的风格来。 片片搭配鱼。20世纪80年代以前苞米面片片一直是民众的主食。把新苞米和大豆按3:1的比例磨面,用适度热水烫面和匀,加少量苏打粉,烀到烧草的大锅边上,烀熟后片片厚敦敦、金灿灿、暄透透、甜滋滋,尤其贴在锅上的一面饹馇脆生生,还有助消化。福山民众把片片和鲜鱼或咸鱼、虾酱菜肴搭配起来共食,可谓最佳搭配。尤其是鲜鱼锅里烀的片片,焖鱼的汤溅在片片上,油光闪闪,口味鲜香,百吃不厌。所以民间就有了这样一句话:“臭鱼烂虾,吃饭的冤家”。现在,鱼锅片片成为烟台城乡的特色美食。 面条搭配面码。福山面条多种多样,面种有大卤面、温卤面、炸酱面、麻汁面、油盐拌面和烩勺面,条形有韭菜扁、一窝丝、灯草皮和带子条,面卤材料有蔬菜、肉类和海鲜等,面条煮熟后过水,浇上面卤,吃时就点大蒜,既滑爽好吃又安全可靠。可民间还要搭配上面码(又称面碟),一般是黄瓜丝、咸香椿末和滴酱油的马蹄刀葱、韭菜末,放到面里拌匀,吃起来味道格外鲜香适口。如果是炸酱面和麻汁面,还要增加烫韭菜段和菜豆角。乡亲们说,这才叫真正的美味面条。 稀饭搭配黄豆。福山民间喝的高粱面和玉米面稀饭里有花生米或黄豆,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过去农村用大锅做饭时,打一盆“胚饭”(高粱面稀饭)在锅里煮着,一碗精选黄豆加水放在蓖子上同时蒸熟,出锅后将黄豆倒入“胚饭”中,再盛到碗里喝。喝着稀饭,嚼着豆香,一顿饭不知不觉地吃饱了,真是一种享受。一家人如果谁碗里的豆多,就会高兴的不得了;谁的豆少甚至没豆,就会失落。小孩子盛饭时,会特意往自己碗里澄豆。民众把这种生活作为一种幸福的追求,说什么,“居家过日子不图大鱼大肉,只图喝胚饭有个豆”。另外,玉米面稀饭里放花生米,也是美味搭配。 猪皮冻是一种用猪皮熬制而成的传统特色美食。(资料片) 海蜇汤搭配凉片片。秋后,福山民间有喝鲜海蜇的习惯。把新鲜海蜇用淡水泡去盐分,打成细丝,加入香菜末、蒜泥、米醋、花生或芝麻盐,滴上香油,搅拌均匀,就是一碗上好的海蜇汤,酸辣鲜香,清凉滑爽,暖胃健胃,营养丰富,搭配什么主食都是一餐好饭。民众尤其喜欢凉爽的海蜇汤搭配凉片片,喝到嘴里,咬着脆鲜的海蜇丝,嚼着香甜的凉片片,品着酸辣鲜香的味道,是任何高档大餐都无法比拟的。 豆沫搭配“老虎菜”。豆沫,福山方言还叫炖沫、小豆沫,是一种蔬菜和豆粕做的饭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民众靠劣质野菜、树叶和微量玉米面、地瓜面和杂粮面做的豆沫,度过了饥荒。正常豆沫的基本做法是,将鲜萝卜缨焯水后放在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去掉涩味,沥干水,切成碎末(也可将干萝卜缨水发后焯水使用);大豆泡涨磨成豆粕;葱姜爆锅,加入萝卜缨碎末和适量豆粕馇炒熟,调味出锅,饭菜一体,营养丰富。很多农村家庭做豆沫吃时,还要搭配上一盘“老虎菜”,即黄瓜、鲜辣椒切丁,葱切末,加入豆瓣酱和麻汁拌匀的小菜,口味更佳。 馄饨搭配烤饼。福山民间的大馅馄饨大致有三种,即用肉片或蛤肉等海鲜开汤馄饨,紫菜、虾皮和蛋皮等冲汤馄饨,炝锅馄饨;其馅不论是三鲜馅、猪肉馅、鸡肉馅还是海鲜馅,共同特点是馅大、皮薄、汤鲜、味香。过去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一般家庭把吃馄饨视为奢侈食品,一年也舍不得吃上几次。但是,很多家庭吃馄饨时喜欢搭配椒盐烤饼。把椒盐烤饼撕碎,放到馄饨汤里,馄饨、烤饼一起吃;也有咬一口烤饼,吃一口馄饨的。那淡淡的烤饼椒盐味和馄饨馅、汤鲜香味融为一体,别有一番风味,不仅好吃,还节省了单吃馄饨的成本。这种吃法现在已城乡普及。 福山馄饨馅大、皮薄、汤鲜、味香。(资料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