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烟台故事 查看内容

童年的港湾

2021-1-6 10: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80| 评论: 0|原作者: 文/徐东瑜

摘要: 太平湾全景。 (资料片)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我的童年时代,烟台港还没有封闭,港湾与市区街道紧密相连,四通八达,进出自由。烟台港湾,东有东防波堤,西有西防波堤,早已形成人工港湾,烟台人习惯把东防 ...

太平湾全景。 (资料片)

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我的童年时代,烟台港还没有封闭,港湾与市区街道紧密相连,四通八达,进出自由。
烟台港湾,东有东防波堤,西有西防波堤,早已形成人工港湾,烟台人习惯把东防波堤称之东浪坝,西防波堤称之西浪坝。北浪坝与烟台山之间的水路口,称之港湾东口子;北浪坝与西浪坝之间的水路口,称之港湾西口子。
有资料记载,西南河口以东和以西海区分别称之东太平湾和西太平湾,经史料查证,那应该是烟台人工港湾还没形成之前,港湾南岸阻浪垒时期的称呼了。
记得小时候,在西浪坝南端东侧,距港湾南岸约50米处,有一个向西凹进坝内的小湾池,与烟台山的海关码头港池相对应,其面积、形状相差无几。上述这两个港湾内东西小湾池,是港湾内避风浪最佳之处,烟台人习称为西太平湾和东太平湾。
1949年,烟台刮台风时,当时停泊在这两个太平湾的船只,几乎毫发无损,真正是太平之湾;但是,停泊在港湾内其他地方的木船,尽管有多根缆绳捆绑固定,在港湾内的惊涛骇浪中,船碰船、船撞岸、船毁堤损,一片狼藉。
满潮时,东太平湾海水满灌有利于客运,而西太平湾的西池边处却留有一席沙滩,其水深相对较浅。尤其是每月大潮日子枯潮时,西太平湾约有三分之二的海底沙滩露出水面,是良好的天然船坞。在搁浅船的底部周围,总有几个艌匠头顶烈日,修理养护船只。1954年建设新客运码头时,西太平湾被回填夷为平地,如今已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原貌了。
港湾南岸后海崖码头,全长近千米,紧靠市区,又叫港湾北码头。北码头的海东区是当时烟台港最大的货运码头,附近的洋行、货栈居多,大小仓库、露天货场,比比皆是。长年累月,码头停满南来北往的多桅大沙船,横七竖八的桥板上,人流来往如梭。码头装卸工人头肩蒙披一块蓝色大包袱皮,强壮汉子一次可以肩扛五六袋面粉,身背一麻袋玉米、大豆或花生,负重300余斤,迈着矫健的小快步,一阵风似地在不时晃颤的桥板上来回搬运。
北码头的海西区是烟台港最早的水产码头,百余户大小鱼行散落在码头和附近街巷之中。腌鱼的超大水泥池,晾晒鱼干的沙木杆、竹杆搭建的高耸平台到处可见。渔汛旺季,海防营北门外大青石的路面上晒满焦黄色的鱼干,鱼干的咸腥味随阵阵的海风飘散到市里的北西大街。一年四季,水产码头挤满了黄渤海沿岸的大小渔船,船舱里和甲板上摆满了一筐筐、一箱箱刚捕捞的鲜鱼虾蟹,闪闪发光。货物和海产品在同一个码头上同时装卸,摇橹的吆喝声、起锚扬帆的号子声、轮船的汽笛声,不时地在空中荡漾,整个港湾一阵阵地沸腾。
那个时候,港湾海水清澈,在阳光明媚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站在码头堤岸往下看,可以看穿4米多深的海底。满潮时,港内海面距堤坝顶只有1米多,水中的海鲋、麦穗(鱼)、梭鱼近在咫尺;小鲅鱼和小鲐鱼苗群及马步鱼群在水面上东冲西撞争抢食物;一队队小鲫鱼群和小梭鱼群排列有序,顺沿漫游,好似在阅兵。尤其西南河附近海底的大头逛鱼,张开大口,抢饵凶猛,易上钩,大人小孩都可以站在河口临海水泥大桥上、码头岸边及船甲板上,用简易竹鞭鱼竿垂钓,不一会儿就满载而归。
枯潮时,在西浪坝东西两侧坡堤退出的乱石滩上,全是赶小海的——铲海蛎子、拾海菜;在石头缝里可以捡海胆,摸波螺和海螺,若有福碰上波螺和海螺床,那就发了;抓巴蛸和赤甲红螃蟹,也可用鸡肠子钓螃蟹;用手把线钓“黑老婆”、鳝鱼;在西海沙滩山,有较小的小草蟹、夹板虾、海老鼠、蛏子、玻璃灯蛤、马蹄子瓷蛤、蚍蛴等。我的小伙伴们,个个都是赶小海的能手,一潮下来,手提小铁桶或小竹篓早已装满了各种小海货,有时迫不及待,当场生吃尝鲜,海边的孩子都知道:“生吃蟹子活吃虾,掉进海里淹不煞”。
初春,西浪坝荒草坪上,小伙伴们放飞自制的“豆腐乳”简易风筝,比赛谁放得最高最远。在坝上的灌木和荆棘丛中,捉乖子(蝈蝈)粘知了;在草地上和庄稼地里抓蚂蚱、刀螂、丧门甲,捕蜻蜓和马蜻蜓。抓到的野味,分类用铁丝串起来,当场生火烧烤,喷喷香。我们还摘山枣,啃吃老百姓开荒地里的甜玉米秸秆,尽情享乐。
整个暑假,我们成天泡在西太平湾和西海的浅水区,洗海澡打水仗。先练狗刨,不沉底了,再练蛙泳,直到自由泳、仰泳、踩水。满潮时,在码头垂直壁岸和船头甲板上练跳水、潜泳,直晒得浑身黢黑,肩膀脊梁多次暴皮,当然,也练就一身水上功夫。
枯潮时,西南河口一带退出大片黑泥沙滩,原来海里的深水区变成浅水区,水越深,藏在泥沙中的蛤越多越大。这里生长着一种皮薄肉肥味鲜的黑皮蛤,烟台人叫它紫泥蛤。几乎每天白昼枯潮时,都有赶小海的摇着小舢板到这儿来挖蛤。每潮都收获可观,拿到街里叫卖,足可养家糊口。而我和小伙伴们,个头儿矮体力弱,只能在刚刚“打露”的浅水区,不停地扎猛,扎进水里,双手插入海底泥沙中摸捞蛤,然后浮出水面缓口气,迅速将手中摸到的蛤,装进套在脖子上的小网兜里,就这样像鱼鹰似地反复劳作,直到把网兜装满。麻利地上岸,一路上小跑到公利市场西大门小吃一条街,把蛤卖掉。七八分钱一斤,一潮赶3斤多,能挣两毛多钱。手里攥着钞票,忙不迭地花一毛五分钱买一碗热乎乎的三鲜片汤,狼吞虎咽下肚,寒气顿消。剩下的小钱,一点点地积攒起来,等到开学时买学习用具。
光阴似箭,转瞬间,少年变老叟。然而,童年时烟台港湾那繁忙的景象和小城春秋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却在我的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终生难忘。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5-2 12:34 , Processed in 0.040175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