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书香烟台 查看内容

夏夜的艾蒿

2021-10-11 10: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0| 评论: 0

摘要: 夜色朦胧,星星闪烁,躺在松软的草帘子(一种用麦秸扎成的草席)上,奶奶在身边摇着蒲扇,爷爷在不远处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爷爷的身边,一簇荧荧的火头若明若暗地闪着光。爷爷的烟袋锅里盛满了南朝北国的故事,奶奶 ...
夜色朦胧,星星闪烁,躺在松软的草帘子(一种用麦秸扎成的草席)上,奶奶在身边摇着蒲扇,爷爷在不远处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爷爷的身边,一簇荧荧的火头若明若暗地闪着光。爷爷的烟袋锅里盛满了南朝北国的故事,奶奶的蒲扇里摇出了八仙过海的逸闻。上风头,飘来一缕淡淡的清香。喔,那是艾绳在燃烧。淡淡的艾香弥漫在周围,驱走了嗡嗡乱叫的蚊子,带来了山村的宁静,送来了夏日的清凉。在淡淡的艾香中,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这是我儿时抹不去的记忆,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
儿时的乡村夏夜,天气闷热潮湿,蚊蝇扑面,咬得你心烦意乱,没有电灯,没有电视,纱窗和蚊帐是奢侈品,陪伴乡亲们熬过漫漫长夜的,唯有那长长的艾绳燃烧时发出的淡淡的艾香。如果说风扇空调是今天人们度夏的必备,那么,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艾绳则是乡亲们熬过漫漫夏夜的法宝。
编艾绳的主要材料是一种艾类野草,名叫艾蒿,两年生草本植物,叶状如丝,有特殊的气味,也有人称它“艾蒿子”。它与端午节人们采集的艾同属菊科,艾属。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细菌和蚊虫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据史料记载,人们用艾叶熏蒸预防瘟疫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初夏时节,几场雨水过后,无论是沟渠地堰,还是向阳山坡,艾蒿便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没有伟岸的身躯,甚至连可以挺直的躯干都没有,它卑微地匍匐在地,纤细如丝的藤蔓沿着地势葳蕤恣肆地张扬开来。椭圆形的小叶子,沿着匍匐在地的藤蔓一路延展,如同点点繁星,装点着大地,成熟后开着或黄或紫的小花。样子虽然卑微、渺小,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但是它从不自暴自弃,在那个还没有有效防蚊驱蝇设备的夏日,艾蒿以自己那淡淡的清香和无与伦比的驱蚊效果,成为乡下人竞相采集的度夏物品。
人们将艾蒿采集后,在通风向阳处晾成半干,便将它拧成麻花辫状,再彻底晾干,然后就可以用来点燃驱除蚊虫了。
艾绳虽小,编起来也不复杂,但艾绳的燃烧却是有学问的。点燃艾绳要的是那袅袅的轻烟,淡淡的艾香。所以,艾绳要燃而不起明火,起明火则燃烧过快,又没有轻烟,达不到驱蚊效果;无明火又不能彻底熄灭,要的就是这种燃而不烧,明而不灭之间的状态。而达到这种效果,与艾绳编得松紧,晾得干湿有关。太干太松,则遇风易起明火;太湿太紧,则会半路泯灭,需重新点燃。看似一根小小的艾绳,还是颇有些技巧的。
炎热的夏夜,一家老小吃晚饭时,小饭桌旁,一盘艾绳或明或暗,阵阵艾香随风飘来,艾香驱走了肆虐的蚊蝇,庄稼人单调的晚饭才变得香甜可口、有滋有味。
晚饭后,大人们将窗户关严,让屋里的艾绳继续燃烧着,然后关上门,不约而同地来到胡同口的通风处,或到堆着新麦的场院里,消暑纳凉。农村的夏夜,无论走到哪里,必定有艾绳相伴,必定有艾香相随,没有艾绳相伴的夏夜是难以想象的。
夜深了,空气中多了几分凉意,人们呼儿唤女,孩子们揉着惺忪的睡眼跟着大人回到自己的家。此时的家里,艾绳仍在若明若暗地闪着,屋子里飘散着淡淡的艾香,闻着淡淡的艾香,伴着些许凉意,正好乘此睡去……
啊,夏日的乡村,难忘的艾香。
如果你以为艾蒿注定登不上大雅之堂,那你就错了。其实,那些在人们眼里不起眼的艾蒿,曾在典籍中留下过美好的记载。《尔雅·释草》、《本草纲目》均有记载。在一些风俗志中,也有有趣的记载。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前后,正是蒿草丰盛之际。北京地区即有这样一种风俗:连根拔取香蒿一株,绑在架子上,使之直立,在每条叶子上用纸条粘一根香头,遍燃香头,置院中,即为“蒿子灯”。 一本描写清乾隆年间北京居民风俗习惯的书——《帝京岁时纪胜》这样记载:“又以青蒿缚香烬数百、燃为星星灯。”蒿子灯点燃后,香火点点闪烁不停,蒿香与烟香充溢庭院,是旧俗中别有情趣的节令“灯彩”。在图文并茂的《北京风俗百图》中,有“点蒿子灯图”,画有蒿子灯、荷叶灯各一。旁边题注云:“此中国点蒿子灯之图也,七月十五以蒿子一棵,上以纸条内裹包许多香头,以火点之似星星。”
真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艾蒿,竟有如此雅致的风俗,真是令人刮目相看了。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20 03:52 , Processed in 0.034853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