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渔灯节: 别样节日薪火相传

2018-3-27 08:48| 发布者: quyixuan| 查看: 957| 评论: 0|原作者: 云天 张义勇

摘要: 渔灯节是胶东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渔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开发区45公里海岸线上的十几个渔村,其中,八角、初旺、芦洋三地的渔灯节因活动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被公认为渔灯节的代表。它不仅是 ...
       
       渔灯节是胶东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渔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开发区45公里海岸线上的十几个渔村,其中,八角、初旺、芦洋三地的渔灯节因活动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被公认为渔灯节的代表。它不仅是渔民祭海的日子,也成为传统的民俗文化。2015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授予“中国渔灯文化之乡”牌匾。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是八角渔灯节举办的日子。当天,活动现场扎起灯棚,秧歌开道,渔民们抬着祭品,打着彩旗,载歌载舞,一路放着鞭炮,到海神娘娘庙送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鱼虾满舱。它历经500多年传承发展,早已从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演变成传承渔村文化、款待四方宾朋的盛大节日。

      “朝出顺风去,暮归满载回。”在渔船的驾驶舱前贴上吉利的对联,燃起大挂的鞭炮,锣鼓、秧歌汇成一片欢庆的海洋。傍晚时分,人们把用萝卜制作的渔灯,送到自家的窗台和门口,或者直接往港口、渔船送灯,让渔灯星火点亮漆黑的夜空。这就是胶东渔家人特有的节日“渔灯节”。正月十三十四,在蓬莱、在开发区,人们庆祝“渔灯节”,祝福亲人出海平安捕鱼丰收,感谢大海赐予丰美的鱼虾,祈求神明保佑,免灾除难。
       根据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袁晓春多年调查研究,蓬莱“渔灯节”起源于明朝,至今已经有600 多年的历史。
       相传有一年的正月十四,渔民出海捕鱼遇上大风,巨浪滔天,天黑后渔民还没有回来,渔民的亲人们纷纷提着灯笼汇集到海边,叩拜龙王、海神,祈求亲人平安回家。渔民的诚心感动了龙王、海神,顿时灯光连成了一片,闪烁的灯光映红了整个港湾。在海上漂流的渔民看到耀眼的灯光,立刻全身增加了力量,朝着灯光奋力驶去,终于全部平安回到岸边。从此,蓬莱沿海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十四,举办“渔灯节”。渔村家家户户都做渔灯,渔民带上最好的贡品,前往海边祭海,祈求神灵保佑亲人出海平安。

       “渔灯节”期间,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以及举办“渔灯节”渔村的亲朋好友都相约前来观看,有的携带鞭炮前去渔船送鞭,共同欢庆渔家节日。渔村人头攒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处处欢声笑语,一片节日欢庆的热闹场面。
       渔灯节是蓬莱沿海渔民独特的海洋文化习俗,它是根据我国传统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的灯会节庆派生而来,将节庆提前到正月十三、十四两天举行,变成送渔灯、渔家祭海的海洋文化习俗。这些特点将蓬莱渔灯节和南方的渔家节庆活动显著区分开来,独具北方特色。

       渔灯节沿袭到今天,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祭祀祈福活动,已成为烟台重要的民俗文化品牌,其鲜明的渔家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醇酒飘香,声名远播。2005年,为欢庆即将到来的鸡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年又一年”春节特别节目,拍摄包括烟台在内的五座城市不同的春节民俗风情,其中渔灯节赫然在列。央视节目组对渔灯节进行了全程拍摄,并于大年三十下午向全国播放。2006年、2008年渔灯节相继被列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从规模上、内容上、形式上更加盛大丰富,每年开发区山后初旺、芦洋、八角三处的渔灯节活动,参与的群众、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等达到十几万人。
       在2015年的渔灯节上,烟台开发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授予“中国渔灯文化之乡”称号,成为全国第一家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国家级开发区。这也是继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渔灯节再添的一块金字招牌,开发区也由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渔灯文化之乡”。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27 03:44 , Processed in 0.032044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