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谷雨小满捕鱼忙

2022-6-15 15: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69| 评论: 0

摘要: 多年来,谷雨一直被黄渤海一带渔家人视为一个重要节令。 图/林文秋龙口坊间流传一句民谚:“谷雨一到,百鱼上岸。”多年来,谷雨一直被黄渤海一带渔家人视为一个重要节令。据在龙口海边生活多年的老人讲,渤海湾 ...

多年来,谷雨一直被黄渤海一带渔家人视为一个重要节令。   图/林文秋
龙口坊间流传一句民谚:“谷雨一到,百鱼上岸。”多年来,谷雨一直被黄渤海一带渔家人视为一个重要节令。
据在龙口海边生活多年的老人讲,渤海湾内浅滩处泥沼遍布,海草丰美,极适合鱼类繁殖。每年春天谷雨过后,气温变暖,水温随之变暖,大量的鱼群跨越黄渤海分界线游至渤海湾内寻觅产卵繁殖之处,形成生物学上所谓“洄游”现象。譬如渤海湾内极有名气的一种鱼——加吉鱼,学名真鲷,习称加级鱼、嘉骐鱼、嘉鲯鱼。据清郝懿行《记海错》记载:“(嘉骐鱼)产山东登莱海中,体丰硕,鳞鬐赪紫,尾赤,头骨及目多腴肪,京人谓之大头鱼,亦曰海鲫鱼,本地称为嘉骐鱼。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登州有嘉骐鱼,皮厚于羊,味胜鲈鳜,至春乃盛,他处则无’。”加吉鱼通常会选择在龙口西南之孟家山(龙口湾西南海域有一片暗礁,因邻近濒海的上孟家村,俗称“孟家山”)一带产卵繁殖,而虾、蟹、黄花鱼则远游至黄河口下游的烂泥湾内产卵繁殖。
龙口自古享鱼盐之利,西面、北面濒海,海岸线长,清咸丰年间,一跃成为北方重要贸易口岸。与此同时,龙口水产捕捞业亦方兴未艾。民国肇始,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其所著《建国方略》一书中,将龙口列为全国拟建的15处渔业港之一。
新中国成立前,在渤海渔业区内,不惟长山八岛(旧时对南长山岛、北长山岛、砣矶岛等岛屿的统称)的风船出海捕鱼,就连汽船出海捕鱼亦非鲜见。当然,龙口当地居民最耳熟能详的要数拉大网了。作为沿袭了数百年的一种传统捕捞方式,无论是在人力搭配与团队协作方面,还是捕获鱼群的种类与数量方面,拉大网都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规模的近海捕鱼作业,故常常为世人津津乐道。尤其活海季红鳞加吉鱼收网上岸之际,把一大片海水映得红彤彤的,宛若朝霞倒映海面,其场景蔚为壮观。
旧时,龙口沿海的屺㟂岛、厫上、北皂村、中村、龙化、北沙姚家、上孟家诸村均有人组织过拉大网,其中尤以屺㟂岛的胡毓翰(约1880-1960)最有名气。胡毓翰不仅会看风,还会看流,且为人比较仗义,他拉的鱼总比别人多。胡本人不仅拥有大角子、舢舨、渔网等,且自开火烧铺,为“网绠”(旧时对拉大网伙计的诨称)提供伙食。每年春、秋两季鱼汛,胡毓翰都要到龙口周边各村召集人到后海拉大网。鱼汛期间,若遇上大鱼群,一天能拉三次网,每网打上数千斤鱼不足为奇。每逢这时,无论是船老大还是伙计都要瞪起眼,拼尽全力拉网。
自谷雨至小满,整个鱼汛期大约持续个把月,渤海湾内的黄花鱼、加吉鱼、鲳鱼、鲅鱼、小鳞鱵(俗称针鱼、针良鱼)、扒皮鱼、鳓鱼(鲞鱼)、带鱼(俗称鱽鱼,此鱼一现,海中无鱼,故当地人称其“净海龙”)等各种鱼群陆续登岸,等渔船或拉大网的一靠岸,海沿上便人头攒动,鱼贩子们使尽浑身解数,买下中意的鱼满意而归。此时,龙口街上的鱼行、鱼市也是热闹非凡,生意红红火火。
待小满时节来临,市面上能见到的鱼都全了,时人有“小满鱼齐”之说。这当口,拉大网的倘若拉上成批鱽鱼,便知海里基本上没什么大鱼群了,也就意味着渔人们至此可以歇网了。
相较于秋汛捕捞的鱼,春汛捕获的鱼味道更加鲜美,因此龙口渔民对春汛期出海捕鱼一事格外上心。“别拿谷雨当小满”,就是当年渔民之间口口相传的一句老行话,意思是说,谷雨正是鱼多时节,是渔民收获的大好时机,像拉大网这种海上捕捞作业理当多卖些力气,切不可跟小满时节那样有一搭无一搭地拉网哟。
上一篇:东炮台下一篇:戚家拳功法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5-4-30 23:50 , Processed in 0.032621 second(s), 1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