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关注 查看内容

2017,烟台砥砺奋进

2018-1-23 10:26| 发布者: WANGSZEYEUNG| 查看: 1405| 评论: 0|原作者: 文/王遥驰

摘要: 图/张仲毅201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烟台市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努力推动创新发展 ...
  
  图/张仲毅
201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烟台市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努力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经济在调控中趋稳,结构在调整中优化,动能在转换中增强,民生在发展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迈进。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利税增长9%、利润增长10%。4个两千亿级、2个千亿级产业和16个百亿级企业稳健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总收入增长12%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1.8%。“关停搬转”化工企业526家,化工产业利润增长90%以上。完成技改投资1600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工业稳增长促转型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表彰。一批骨干企业勇立潮头、创新发展。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启动实施;中集来福士“蓝鲸1号”钻井平台助推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鲁花集团入选2017年国家品牌计划;绿叶制药成为全国最具研发创新能力医药上市企业10强。服务业向规模化、品质化迈进。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816亿元和5107亿元。新增基金和管理机构90家,基金总规模1299亿元。新增7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7家,稳居全省首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纵深推进,全年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940亿元,增长12%。开通集装箱远洋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70万标箱,烟台港进入全国沿海十大港口行列。机场旅客吞吐量650.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1万吨。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2.6%。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44.3%,服务业税收占比首次突破50%。农业向标准化、绿色化迈进。农业“新六产”快速发展,新增农民合作社1500多家、家庭农场700多家。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29个,创建24个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增加1处国家级海洋保护区、5万亩海洋牧场。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9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22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1%。栖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口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建设。烟台市成为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城市。纵深推进创新改革开放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进一步加快积极争取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事项,启动编制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筛选建立重点项目库。创新驱动效应持续扩大。烟台市被确定为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国家首个在地方设立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烟台。新设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德工业设计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分别与烟台市合作共建信息技术研究院。海军航空大学与烟台市合作共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27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2.4%。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997件,12件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奖。获得3项国家级、15项省级科技奖励。引进各类人才3.5万人,发放“优才卡”134张,新引进千人计划专家31人,新入选泰山系列人才28人。改革推动效应持续扩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进入合理区间,企业负债率持续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实施国家低碳城市等省级以上改革试点33项,总数达到134项。深化“放管服”改革,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260项压缩到96项,政务服务平台“一级建设、三级应用”模式在全省推广。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168家企业进入省直供电范围,发放信贷周转金9.5亿元,减免企业和社会税费负担300亿元以上。市管企业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45%,利润增长15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政府财政透明度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药价平均下降27.2%。稳步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顺利通过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验收。城市信用综合指数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获得国家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开放带动效应持续扩大。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7个,实际使用外资140亿元,进出口突破3000亿元。烟台开发区扩区发展,烟台高新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烟台保税港区进出口总值稳居全国保税港区前列,招远开发区启动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国务院批复设立中韩(烟台)产业园。国际友城达到27个。成功举办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东北亚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论坛等活动,推动了产业聚集,扩大了对外影响。谋划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及18项专项规划和11个区片控规,成为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市。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布局推进。龙烟铁路建成通车,潍莱高铁开工建设,环渤海潍烟高铁获准提前实施。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竣工投产。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启动前期工作。蓬栖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龙青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滨海路开发区至蓬莱段、塔山南路开工建设。新建改造国省干线公路190公里、县乡公路200公里、村级公路800公里。一批事关民生的重点工程启动实施。改造棚户区3万套、老旧小区6万户,打通市区断头路23条。启动朝阳街、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基本完成房屋征收。崆峒岛居民整体外迁。市区完成供水、供暖老旧管网改造457公里。全市新增天然气用户10万户、集中供热295万平方米。建设海绵城市28平方公里。整治违法建筑165万平方米。铁路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完成年度农村厕所改造任务。对175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为有效缓解旱情调引客水1.1亿立方米。一批县、镇、村积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蓬莱市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创建省级特色小镇7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60%。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长岛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支出548.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7.4%。新增城镇就业1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6%。完成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和全民参保登记,企业职工养老金实现“十三连增”。免费为所有家庭投保自然灾害意外伤害保险和家庭房屋财产损失保险。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居民大病保险年最高报销额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跨省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算。启动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医联体建设覆盖所有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养结合示范县达到8个,居全省首位。县均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和374元。发放各类救助金5.3亿元,救助困难群众20.3万人次。解决“大班额”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改薄”工作扎实推进,新建改建学校78所、校舍5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幼儿园73所,新增幼儿学位1.1万个,“国家级学校安全教育示范区”考核位列地市级首位。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烟台籍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赢得44枚奖牌。开展文化惠民演出8万多场、品牌阅读活动370多场。“善行义举四德榜”实现村居全覆盖。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人口计生工作保持先进水平。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执行市人大决议决定,主动与市政协协商工作,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19件、政协提案448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城市供水2项地方性法规草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修订了政府工作规则,健全了法律顾问制度,规范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编制公开了市县乡公共服务清单。启动政务信息系统和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工作。全年受理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信箱等反映事项4万多件,办结率达到99.2%。建立10个领导小组工作推进机制,集中精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有力推动了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坚持不懈反腐倡廉,政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图/小草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5-4-30 18:39 , Processed in 0.032751 second(s), 1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