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莱州草辫

2023-5-17 11:0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71| 评论: 0

摘要: 草辫,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技艺,其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 ...
草辫,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技艺,其利用各地所产的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如提篮、果盒、杯套、盆垫、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既经济实用,又美观大方。2008年,莱州草辫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莱州史志》记载,掖县(今莱州)沙河草辫已有上千年历史,而草辫从明代经直隶、豫州等地在国内渐渐传播。清朝时期,草辫加工的草辫工艺品,受到外商的青睐,沙河商人纷纷成立辫庄,大小有20余处,就“乾和顺”一家辫庄就雇佣工人1000余人,莱州沙河一带男女老少几乎都能掐各式各样的草辫。
到了民国初年,中国草辫“沙河白”“沙河黄”“沙河锯条”“莱州花”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特别奖,被誉为优质的草帽草辫。从那时起,莱州草辫工艺就引起广泛关注,上门求艺者络绎不绝,小小的沙河镇各村落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他们学成后把这门手艺带回家乡,造福家乡人民。草辫的应用与发展逐渐在全国普及,草辫成为很多乡村妇女擅长的手艺。但由于日寇侵略莱州,各个辫庄几乎全部停业,甚至有些编法在这个时期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掖县政府成立了公私合营的“希新草辫厂”和“育新草辫厂”,这两个厂后来统一合并成“莱州市草制艺品厂”,这重新激起当地人对草辫的极大热情,他们纷纷重操旧业,投入到草辫加工中来,涌现出不少能工巧匠,他们既能编制各种花样,又擅长创新设计新花样,杨玉兴就是其中之一,他别出心裁,创造出花样新颖、造型新奇的工艺制品,技艺精湛,他能在不超过2毫米的细麦秸上劈分细丝,创造出“扇子面”“筛子”“粽子”“蜈蚣”等形态各异的工艺品,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而老手艺人李玉屏可掐出2千多个草辫花样。随着历史积淀,民间传承,莱州渐渐成为中国草辫之乡、全国草辫编制基地。
莱州草辫从工艺到原料都很讲究,原料主要取自沙河一带的麦秆,其中“沙河白”“沙河黄”“沙河锯条”“莱州花”最为常用。“沙河白”色泽洁白,形状细直,质地柔软而富有韧性;“沙河黄”则色泽如黄金,反光透亮;“沙河锯条”因其形状如锯条,富于动感,且编辫时,依据锯形,编出的辫儿极具艺术感。前三种数量相对较少,资源稀缺,而“莱州花”资源丰富,较普遍,尤其是在沙河草辫获得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特别奖后,“莱州花”更加广受赞誉。
草辫首先“选麦草”,一般要选用柔韧挺阔的“红麦”。 接下来就是“掐辫”,掐法有点像妇女编辫子,而“掐辫”的方法有多种,有掐三根的,有掐四根、五根的,还有掐到七根、九根的,技法高超的还能掐到十二根。根据花样品种设计的需要来决定“掐”的根数。拇指掐正面,食指掐反面,通过不同的压、挑使麦草绞结成不同的花纹图案,花样也随之增多,假如要掐七根的草辫,就要先掐四根草的一边,用第一根草压第二根草,挑第三根和第四根,这种方法叫“压一挑二”。然后,再用同种方法掐另一边。依次轮换,当掐到麦草根时,从其根部间隙间插上另一根草,这叫“续草”。寻常的麦草在手艺娴熟人的手里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成了漂亮的草辫。 
掐好的辫子一般要经过漂白和熏染。将草辫放入大缸里,加入水和漂白粉,把大缸密闭封好,等待6-7天的时间才能漂好,漂好的草辫色泽白净。熏染又叫“熏辫子”,在一个铁盆里放上适量的硫磺,再把草辫放在房间空场地的格架上,或者放在大炕上,点燃硫磺,熏一晚上即可。熏染后的草辫色泽光亮,如地板被打蜡一般,富有韧性,结实耐久。有些草辫还需要染成各种颜色。把草辫用棉线一一缝订在一起,编织成提篮、蒲团、草帽、挂件、摆件、儿童玩具、锅盆盖垫等各种用品,具有生活情趣,广受好评。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4-20 06:22 , Processed in 0.034867 second(s), 1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