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烟台网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莱州草辫——我国最早进入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

2017-9-20 08:45| 发布者: WANGSZEYEUNG| 查看: 914| 评论: 0|原作者: 赵贵琳

摘要: 据《辞海》记载,我国草帽辫尤以山东掖县的产品最为著名。据《莱州市志》记载莱州草辫源于沙河一带农村,民间传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莱州市沙河镇座落在风光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的莱州湾畔;处于烟台 ...


据《辞海》记载,我国草帽辫尤以山东掖县的产品最为著名。据《莱州市志》记载莱州草辫源于沙河一带农村,民间传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莱州市沙河镇座落在风光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的莱州湾畔;处于烟台、青岛、潍坊三市交界处,辖116个自然村,106000人,历史上就是物质文化交流的中心。

据《莱州市志》记载,源于沙河一带农村的莱州草辫“明代经直隶、豫州等地在国内传播。鸦片战争后,成为我国最早进入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十九世纪中叶,鲁省辫商云集沙河,坐庄收购,由烟台青岛装船外运。仅三五年间,沙河便成为全国草辫生产和出口的中心。”“清末,经沙河运至青岛、烟台而输出海外的草辫价值折合白银,1904年约150万两,1905年约340万两,1906年约430万两,1910年约1300万两……”“民国初年,我国草辫四大名产‘沙河白’、‘沙河黄’、‘沙河锯条’、‘莱州花’……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特别奖,被誉为世界最优质的草帽辫。”

新中国建立之后,莱州草辫得以飞速发展,相继建立了址在沙河的益新草辫厂及址在掖城西关的掖县育新草辫厂,在此期间许多掐辫高手被招进厂内务工,草辫技艺遍及莱州、平度、昌邑等县的村庄,出现了许多巧工能匠,创新出细不超两毫米的“细扩草”、“扇子面”、“筛子”、“棕子”、“蜈蚣”等品种。各种草辫巧夺天工,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活龙活现。据二轻工业志载:“老艺人李玉屏可用麦杆草掐出两千多种草辫花样。”利用各种草辫制作成草帽、提篮,出口创汇(具体数据无记录)。1957年后,由单一的以麦杆草的原料,发展成以玉米皮主料的各种草艺品4000多种。

将麦秆挑压交叉折叠操作编成花纹。

草辫技艺的基本内容分为“囫囵草辫”和“扩草编”。“囫囵草辫”就是用囫囵的麦莛草辫掐成的各式花样的草辫;“扩草编”就是用专用工具扩草刀(劈草刀),将麦莛草护成宽窄不等,根数不等的麦草,后再辫、掐成各式花样的“扩草辫”。技艺的编掐流程是:

1、选料。不是任何麦千草都可以做掐辫草的原料:而是选用麦秸挺拔柔韧的小麦品种“了麦”、“红麦”等品种的麦千做原料,这叫“选草”;将“选草”用铡刀铡去根部,然后一把一把地“闯”齐,铡掉麦穗,梳去乱叶,绑成小捆,这叫“闯辫子草”;掰去麦莛上的草裤,这叫“摘草”;将“摘草”按粗细成分一、二、三等,这叫“剔草”。

2、草辫的掐法。草辫的掐法有3根草的,4根草的,5根草的,7根草的,9根草的,12根草的等等不一。总这根据辫掐的花样突出麦草的根数。掐法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掐法是:拇指掐正面,食指掐反面。通过不同的压、挑使麦草交结成不同纹理结构的花纹,掐出不同花样的草辫。以通常的七草辫为例:先掐四根草的一边,用第一根草压第二根草,挑第三根和第四根草,这叫压一挑二;然后再用同一种方法掐另一边,依次轮换不断,当掐到芭根草的白莛将尽时,从其根部间隙间插上另一根草,这叫“续草”。许多老太太在黑夜里,一边闲谈,一边编结几根麦草,上下左右,如龙飞凤舞,变化万千,使人目暇接,心驰神往,技艺之高超,草编之精美,堪称一绝。

3、草辫的后期工艺处理。草辫掐出后,如色泽不统一,就将草辫放入一大缸内,点上琉璜密封薰蒸,这叫“薰辫子”。如果因工艺需要就将草辫染成五颜六色,这叫“染辫子”。

4、草辫的质量标准:一看边沿整齐;二看花纹等同;三看色泽统一;四看厚薄均匀;五看伸缩一致;六看图案清晰。六看皆备为优。


如今,莱州市草艺品行业已完成年总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5350万美元,然而传统的以麦秆草辫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机织半成品原料、玉米皮辫等新型草艺品原料。

从近期调查情况看,60岁以下从事掐草辫的人很少,多的70—80岁的老太太,做为消闲掐草辫解闷,而且品种单一,会掐10种左右花样草辫的老艺人了了无几。这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争艳一花凋的局面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已采取许多措施,对有着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使沙河草帽辫这一草艺品的先花更加绚丽多姿,发扬光大。

传承人名片:杨玉兴

男,1952年出生于莱州。从事草辫技艺数十年,莱州草辫技艺传承人,全国草艺品行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佼佼者。

1986年,他用皮革、合成革、草辫合制的提篮获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1988年,他的皮革合制的提篮获国家八项专利,其中一项为优秀专利奖;平编高档桌垫获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折叠野餐桌和娃娃挂件两个产品获轻工部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1991年,杨玉兴被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同年10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玉兴是莱州草辫技艺的传承人,从事草辫行业50多年。他说,在莱州当地,几乎人人都会编“莱州花”草辫。“莱州花”是将5根麦秆用拇、食、中三指指尖将麦秆挑压交叉折叠操作编成的一种花纹,是草辫最基本的一种编法。“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制售草辫是不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油盐酱醋全靠它。”杨玉兴说,不要小看这些草辫,1915年,莱州草辫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特别奖,被誉为世界最优质草帽辫。新中国成立初期,莱州也出现了许多能工巧匠,创新出细不超两毫米的“细扩草”、“扇子面”、“筛子”、“粽子”、“蜈蚣”等品种。各种草辫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莱州草辫在传统的麦秆草辫、草帽、提篮等基础上,又相继增加了茶垫、坐垫、地席、门帘、果盒、纸篓、拖鞋以及用麦草制作的贴画贴盒等,受到欢迎。

杨玉兴跟随姜萧轩老师学习草辫技艺多年,开始从事草艺品设计,系统掌握了姜萧轩几十种草辫技法。之后他又走访莱州各地,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了锯齿辫扇子、大龙辫、蜈蚣辫、筛子辫等几十个品种,大量珍贵资料被收入其著作。他调查中发现,莱州草辫文化传承中存在着缺乏系统归纳、缺少统一交流平台的问题。他研究总结,很多草辫流派的消亡多源自于市场淘汰,草辫制作的历史与国内外市场密不可分。如今草辫传承者们常在各省间往来,与各地市民进行互相学习。在政策、资金支持下,眼下制作者应当对草辫制作进行必要的改变,对自己的产品定位、设计、传承有新举措。“与过去相比,目前在莱州从事扎草辫的人并不多。70至90岁的老人是高端生产、传承者,草辫艺术的精华大多被他们掌握,年轻人尚未能妥善接手,健在的老前辈每年都有辞世的,能制作比较复杂的草辫工艺品的人正在逐年减少。这种技艺再得不到很好保护,再过几年,会有很多珍贵的古老民间草辫工艺面临失传。”杨先生说,“年轻人要想学习,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耐得住寂寞是入这一行所必须的素质。”


退休后的杨玉兴租了一处250平方米的厂房,将这些年他设计出的草辫制品都陈列在这里,一万多个草辫制品,没有一个重样的。杨玉兴给它们编上编号,进行展览。除了原色的草辫制品,还有各种颜色拼接的造型,杨玉兴还加入了巴西草、皮革、毛线等材质,草辫制品多种多样,散发出时尚气息。“草辫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十分费劲。”杨玉兴拿起一个草辫做的手提包告诉记者。在选料上,首先要选取浇水较多、秸秆松软且细长的秸秆。等到秸秆收回来后,不能直接用,要将内层的秸秆一节节地择出来,一般一根秸秆只能择出两三节可用。择好的麦秸在水里浸泡至松软,再经过漂白或染色,才可以用来编制。此外 ,还要将麦秆压平,再用小刀顺着纤维削,或将它斜剪成片,用来贴制禽鸟和花卉。

“莱州草辫的市场很好,但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与技艺传承受到了考验,虽然国家与当地部门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但是‘莱州草辫’面临的问题更需要‘草辫人’自己自强、做出改变。”杨玉兴这样告诉记者。他表示,近年我国草艺业制品每年均为国家创造了数亿外汇收入,但如今草辫制品的绝对年产量是减少了。“这种变化来源于多方面,有好的一面:如今更多同行做出了新的外向发展模式,大家开始注重品牌效应,‘精品意识’渗透到大家的创作中,从草帽到灯罩,从挎篮到花篮,从单纯室内用品、生活用品到实用性与欣赏性相结合的产品,大家开始在定位、设计等方面做出了更新的探索。”据了解,如今杨玉兴与弟子及众多同行一直在致力于莱州草辫工艺技术的教授、传播,越来越多的草辫生产者加入了与其他同行交流研究的行列中,收集散布于各处的资料、技术,根据顾客需要改变产品生产与设计理念,继承丰富创新草辫技艺。他们的尝试有效地消减了来自原料、人工等成本上涨对草辫业带来的冲击。杨玉兴说,他从7岁时就跟村里人学习草辫技艺,可以说见证了解放后莱州草辫的蓬勃发展。如今,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少人又加入到草辫创作、生产、加工行业中,但“年轻传承者一阵热”这种普遍现象依然有待解决,为培养年轻人“喜欢草辫”与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他与弟子不断改变教授草辫工艺的环境、方法,通过省内外交流、办培训班的方式,让莱州草辫的爱好者遍及全国。

QQ|仙境烟台网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仙境烟台网 X3.2
主管: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走向世界·仙境烟台》杂志社

QQ|仙境烟台网  

GMT+8, 2024-3-29 20:05 , Processed in 0.029910 second(s), 18 queries.